10月14日下午,德州学院附属第一实验小学的教学楼前化身为一个充满奇思妙想与创造活力的露天秀场。该校劳动技能课程品牌活动——第五届“创意时装秀”在秋日暖阳下隆重举行,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并见证了一场将劳动实践、美育启蒙、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的视听盛宴。
本次活动的主题定为“环保传承·非遗新生·再造华裳”,旨在引导学生们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并在动手实践中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活动不仅是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更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综合素养教育课。
下午1点40分,活动准时拉开帷幕。平日里书声琅琅的教学楼前,此刻已铺就创意的星光大道。小模特们身着由自己或与伙伴、老师共同设计制作的创意服饰,自信满满地依次登场。他们的作品材料来源令人惊叹:废旧报纸、纸箱经过巧手剪裁,变身成铠甲华服;五彩的塑料袋与废弃光盘经过编织组合,折射出未来科技的光泽;飘落的秋叶、枯枝与果壳,被精心点缀成充满自然意趣的头饰与裙摆;而旧衣物、布料边角料,则在剪纸贴布、传统编织等非遗技艺的加持下,焕发出崭新的国风神韵。
在设计主题上,学生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展现。有的作品聚焦“非遗传承”,将剪纸、编织等传统工艺元素与现代服装廓形结合,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光彩;有的作品洋溢“传统国风”韵味,从历史服饰中汲取灵感,用环保材料再现华夏衣冠的典雅;有的作品主打“时尚环保”,以前卫的造型和独特的材料搭配,传递出强烈的绿色生活理念。每一件作品背后,都凝聚了同学们在劳动课程中付出的汗水与智慧,从材料收集、构思设计到亲手制作,全过程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本次活动的策划者吕俊凤老师表示,这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他们在“变废为宝”的创造中体验到了劳动的成就感,在非遗文化的浸润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舞台展示中提升了审美自信与表达能力。
德州学院附属第一实验小学校长任陆:我校持续举办“创意时装秀”活动,是学校践行“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生动体现。它成功地将劳动教育从课堂延伸至课外,将美育融入实践,将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意识播种在孩子们心中。
这场别开生面的时装秀,不仅秀出了孩子们的无限创意与才华,更秀出了新时代少年对环保责任的担当、对文化根脉的守护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