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少女卵巢肿瘤扭转4圈!庆云县人民医院医生紧急手术 化险为夷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近日,13岁的小美(化名)突然感到下腹一阵剧痛,脸色苍白、冷汗直冒。起初,家人以为只是普通的肠胃不适,并未太过在意。然而,疼痛愈发剧烈,且丝毫没有缓解的迹象,小美还出现了恶心、呕吐的症状,这让家人们慌了神,急忙将她送往医院。

庆云县人民医院妇科专业医生团队迅速展开检查,结果令人震惊——小美的盆腔内竟有两个近10cm大的肿物,为了进一步明确病情,医生又安排了磁共振检查和肿瘤标志物检查。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判断小美的情况十分危急,卵巢肿瘤和输卵管已经扭转了4圈,必须立即进行手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手术紧急展开。

妇科医师董娟娟、张敏、李卫燕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小心翼翼地在小美的腹部打了几个小孔,通过腹腔镜进行微创手术。过程中,医生们全神贯注,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谨慎。经过紧密配合,终于成功切除了肿物。术后,病理提示双侧卵巢畸胎瘤。目前,小美术后恢复良好,逐渐脱离了危险。

小美的经历并非个例。近年来,类似的青少年妇科疾病案例时有发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青少年的妇科健康问题。为何少女的盆腔会出现肿物呢?这背后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01
卵巢肿瘤(最常见原因):

良性肿瘤是主流:其中,卵巢畸胎瘤是青春期女孩中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它内部可能包含头发、牙齿、油脂等组织,虽然多为良性,但可以生长得非常大,占据整个盆腔甚至腹腔。

恶性肿瘤不容忽视:如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尽管名字可怕,但好消息是,这类肿瘤对化疗非常敏感,治愈率相对较高,且手术时医生会竭尽全力为其保留生育功能。

02
生殖道畸形:

例如“处女膜闭锁”。这种情况会导致女孩月经来潮时,经血无法正常排出,积聚在阴道、子宫内,形成巨大的、影像学上类似肿物的“包块”。典型症状是女孩超过正常年龄仍无月经初潮,但出现周期性腹痛。

03
其他非妇科来源:

少数情况下,肿物可能来源于肠道、泌尿系统或腹膜后。 

“沉默的危机”:早期信号与诊断

盆腔肿物在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尤其是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很容易被忽略。当它长大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以下“警报信号”:

腹痛、腹胀:是最常见的症状,可能被误认为肠胃问题或生长痛。

腹部包块:家长或孩子自己可能摸到腹部有硬块。

排尿/排便习惯改变:如尿频、便秘,因肿物压迫膀胱或直肠所致。

异常出血:青春期女孩月经不规律是常事,但如果伴有剧烈腹痛,需高度警惕。

诊断“三部曲”


1.盆腔超声:无创、便捷的首选检查,能清晰分辨肿物是囊性、实性还是混合性。

2.磁共振:能更精确地显示肿物与周围器官的关系,是制定手术方案的“金标准”。

3.肿瘤标志物检查:抽血检测AFP、HCG、CA125等指标,对判断肿瘤良恶性、类型有决定性意义。

 一旦确诊,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微创手术成为主流:对于多数情况,腹腔镜手术是首选。它仅需在腹部打几个小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疤痕美观的优点。

“保功能”是核心原则: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医生的手术理念与成人有本质区别。首要目标是彻底切除肿瘤,但同时会尽最大努力保留健康的卵巢组织、子宫和输卵管,以保护孩子未来的生育能力和内分泌功能。

个体化综合治疗:若病理结果为恶性,术后会根据具体情况辅以化疗。目前针对青少年生殖细胞肿瘤的化疗方案已非常成熟,总体预后良好。

反思

打破认知误区:妇科问题不是成年女性的“专利”。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期,任何异常都值得重视。

加强有效沟通:家长应创造开放、信任的沟通环境,鼓励孩子说出身体的不适,不要因话题敏感而羞于启齿。

家长行动指南

学会倾听:认真对待孩子关于腹痛、腹胀的抱怨,不要轻易归咎于“吃坏了东西”或“不想上学”。

定期体检:将腹部触诊纳入青春期的常规体检项目。

关注月经:记录孩子的初潮时间,关注其月经周期是否伴有难以忍受的疼痛。

果断就医:一旦出现上述警示信号,应立即前往设有小儿外科或青少年妇科的正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