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从根本上破解特殊人群就业难题,庆云县司法局渤海路司法所创新工作举措,构建“一核四创N地”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对象就业帮扶新模式,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创新复合型帮扶模式,创立全覆盖帮扶网络,创造多元化就业岗位,创建支持性社会氛围,联合当地企业打造N个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就业帮扶基地。以系统性服务精准解决社矫和安置帮教对象就业的各类痛点问题,构筑全方位就业帮扶体系,有效助力特殊人群回归社会。
党建引领 提供全链条服务
党建引领下,党员社区矫正工作者充分发挥专业能动性,链接社会各界资源,营造支持性社会氛围,积极提供“就业咨询探需—职业测评分析—生涯规划指导—政策解读宣讲—就业资源链接—就业岗位推介”全链条服务,通过各环节动态介入,有效畅通特殊群体就业帮扶路径,累计提供就业咨询帮助40余人次。
摸清底数 夯实就业帮扶基础
针对渤海路司法所80余名社区矫正,110余名安置帮教对象开展问卷调研,通过“入矫评估+动态走访+线上问卷”结合方式,全面掌握2类群体职业技能、就业意向及家庭情况,建立“一人一档”就业动态数据库,按年龄、技能、就业意愿制定针对性帮扶方案。
精准对接 拓宽就业创业路径
积极与本地企业沟通合作,通过政策解读、宣传引导等方式,动员爱心企业参与到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就业帮扶工作中来。先后对接庆云华兴钢架工程有限公司、庆云实达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庆云鲁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德州胜港纸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建立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就业帮扶基地。梳理适配岗位清单,链接招聘企业与社区矫正对象,搭建“岗位供给池”,实现就业需求与岗位资源高效衔接和精准输送。成立“1+N”(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法律工作者等)服务小组,通过月度走访、季度评估,形成“跟踪回访+动态评估+兜底保障”闭环管理,及时解决社区矫正对象就业纠纷、岗位不适等问题。
“今年以来,我们立足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对象就业需求,以精准化帮扶、全链条服务,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能、拓宽就业渠道,让‘法助共富’切实惠及特殊群体,目前已有2名社矫对象在庆云华兴钢架工程有限公司实现就业。下一步,渤海路司法所将继续扩大“帮扶基地”阵容,深化复合型帮扶手法,助力更多特殊群体人员通过稳定就业重拾信心、重启人生。”渤海路司法所所长张洪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