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月 26 日,“州海造・原产地” 媒体行动在英雄城市锦州盛大启幕。来自国内多家融媒体机构的代表齐聚锦城,以专业视角触摸城市时代脉搏,深度感受 “原产地” 产品的品质优势与文化内涵。本次行动旨在搭建高效传播平台,助力各个区域原产地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更为全国地市级媒体探索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的产业振兴路径提供实践样本。
“州海造・原产地” 媒体行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台长、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原副会长胡占凡,中广联合会副会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司原司长闫成胜出席活动并讲话。渤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潘德昌,锦州新闻媒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常宁,锦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谷钰,锦州市商务局局长邢志刚,山东广播电视台代表王昕萌,辽宁道光廿五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慧分别在活动中致辞。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对农广播宣传委员会会长史敏,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城市融媒体委员会会长许黎萍,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对农广播宣传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邢小军出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以《推进系统性变革重塑传播新格局》为题,作专家演讲,为媒体融合与产业赋能提供理论指引。

胡占凡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中国广电行业实现从 “相加” 到 “相融” 的转型,地方媒体在融合浪潮中展现出艰辛探索与执着坚守,而锦州新闻媒体集团以 “州海造・原产地” 媒体行动,生动诠释了 “敢为人先的魄力” 与 “守正创新的担当”。他强调,此次活动打造的 “政媒产学研” 协同模式,并非简单的资源拼凑,而是通过搭建 “行业指导 + 媒体实践 + 高校智库” 联动平台,将政策、传播、学术优势拧成 “一股绳”,以渤海大学的学术深度为内容扎根,借百城百媒的联动为传播添翼,既破解了地方媒体 “单打独斗” 的困境,也为全国同行提供了优质参照。他指出,活动未陷入 “为融合而融合” 的误区,牢牢把握 “内容为王” 根本,聚焦 “原产地” IP 打造,实则是对媒体扎根本土、贴近群众初心的回归,这种 “深耕一寸” 的定力正是当前媒体行业最需的品质。同时,他明确媒体的未来在于 “携手”,从 “内容合作” 延伸至 “人才共育、产业共兴”,让锦州成为全国媒体协同发展 “桥头堡”。此外,他对锦州新闻媒体集团提出三点期望,即把 “创新” 当成习惯,探索协同新路径;把 “本土” 做成标杆,提炼 “原产地传播方法论”;把 “联合” 织成网络,形成 “双向赋能” 生态。最后他表示,只要媒体人坚守 “为党立言、为民发声” 初心,保持 “敢为人先、勇于担当” 锐气,就能在媒体融合中开辟新境界,坚信此次行动将成为全国媒体融合 “样板工程”,为锦州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媒体力量。

闫成胜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处于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关键期,需坚守媒体责任,重构传播生态,深化内容创新,加强技术赋能,推动广电媒体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浪潮中焕发新生机,这一过程需全行业、全社会共同关心与推进。他表示,“州海造・原产地” 媒体行动立意高远、思路清晰,体现地方媒体融合发展的智慧与担当。锦州新闻媒体集团联合多方搭建集内容创作、人才培养、产业孵化于一体的合作平台,为破解发展困境、推动媒体融合积累宝贵经验。中广联合会高度重视并肯定此次行动,支持创新实践,希望以活动为契机总结推广 “政媒产学研” 协同创新经验,引导更多地方媒体探索融合新路径,支持参与单位打造精品力作,期待 深化合作,共同推动广电行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州海造・原产地”媒体行动由锦州新闻媒体集团牵头,在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指导下,联合渤海大学、中广联合会对农广播宣传委员会、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城市融媒体委员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发起。活动以 “深度挖掘原产地资源、共探媒体赋能新路径” 为核心,通过项目发布、融媒体优秀实战案例分享、原产地实地探访、集中宣传报道等多元形式,全方位展现产业优势与文化魅力,推动 “原产地”以更多元的姿态走向全国。
集团领导在“州海造・原产地”项目发布上说,当前区域媒体面临商业模式可持续性不足、区域价值转化效率低、转型能力遇瓶颈等挑战,根源在于 “单打独斗” 的旧模式。为此,锦州新闻媒体集团发起 “州海造・原产地” 项目,构建 “媒体 +” 新零售模式,以媒体公信力为基石、本地化服务为核心、智能化供应链为支撑,通过 “1+1+1+N” 模式落地:帮扶各地媒体建线上商城、线下体验店与广电仓,对接物流龙头,并拓展企事业单位福利采买等 N 种线下场景。该项目将为合作媒体提供独立品牌运营阵地、成熟供应链解决方案及全域传播赋能,助力媒体年内获益。同时,项目还将成为助农惠农工具、企业品牌加速器、文旅融合载体与教育实践平台,服务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等地方发展需求。期待与全国媒体携手,将项目打造成代表 “品质、信任、区域特色” 的消费名片,推动区域媒体从时代记录者转变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推动者。通过这一模式,各方将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中打破地域壁垒,挖掘共同增长空间,实现从 “单打独斗” 到 “协同作战” 的转变,为原产地品牌发展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州海造・原产地” 媒体行动签约仪式顺利举行。10 家来自全国的媒体机构、高校及企业单位现场签约,以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为核心,共同为锦州原产地品牌的传播与发展注入新活力。其中,渤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锦州新闻媒体集团的校企签约备受关注。双方将以本次合作为契机,深化产学研融合,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与媒体的实践资源,共同培养融媒体专业人才,为 “州海造・原产地” 项目及媒体融合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
签约仪式后,与会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围绕融媒体实战经验与行业前沿趋势展开深入交流。大家结合自身实践,分享在品牌传播、流量变现、产业赋能等方面的成功案例,为 “州海造・原产地” 项目的后续推进提供了丰富的思路与借鉴,现场氛围热烈,干货满满。
案例分享拓思路
项目发布启新程
当日下午,“州海造・原产地” 项目运营发布及融媒体改革经验分享会举行,行业大咖齐聚一堂,带来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爱听传媒总经理梁玉新以《聚合 “融” 力量》为题,结合行业实践,分享了在 “媒体 + 电商” 领域如何联动多平台渠道、开展平台卖货,实现媒体传播力与产业赋能力的双重提升,为 “州海造・原产地” 项目相关板块提供了宝贵经验。
分享会上,现场嘉宾共同观看了由锦州新闻媒体集团与铁岭市融媒体中心携手打造的《双城记》纪录片(样片)。随后,锦州新闻媒体集团编委委员马红对该纪录片项目进行推介。据介绍,《双城记》以 “媒体联动、文化互鉴、产业互通” 为核心,通过记录两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产业及发展变迁,展现地市级媒体在跨区域合作中的创新实践,该片也将成为 “州海造・原产地” 行动中跨区域传播的重要内容载体。
安吉县融媒体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张炳围绕《“平台思维” 破局 “流量变现” 增收》主题,分享了安吉县融媒体中心以平台为纽带,链接本地产业资源,通过 “媒体 + 电商”“媒体 + 文旅” 等模式实现流量变现与产业增收的成功案例,为各地媒体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了参考。
北京广播电视台京津冀之声总监张红力以《用 “小切口” 助力 “大时代”》为题,结合京津冀之声的传播实践,阐述了地市级媒体如何聚焦基层故事、挖掘微小切口,以小见大展现时代发展,为 “州海造・原产地” 项目的内容创作提供了精准化、接地气的思路。
快手原副总裁余敬中则聚焦行业前沿,分享了《AIGC:下一代内容工业的结构和形态》。他从技术应用角度,分析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在媒体内容生产、传播及产业赋能中的应用前景,为 “州海造・原产地” 项目借助新技术提升传播效率、创新内容形态提供了方向。
嘉宾盛赞锦州魅力
期待深化合作共赢
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代表纷纷表达了对锦州的喜爱与对 “州海造・原产地” 平台的认可,更期待以本次活动为起点,深化合作、实现共赢。
“我是第一次来到锦州,这座城市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现代活力,作为港口城市的开放与包容让人印象深刻。” 鄂州融媒体中心广播部部长罗亚敏感慨道。她表示,感谢锦州新闻媒体集团搭建这个优质的交流平台,让大家能够深度领略锦州特色产业发展及 “媒体 + 产业” 的创新成果,这些实践为鄂州融媒体中心挖掘本地资源、讲好品牌故事提供了宝贵启示。“我期待今后能利用‘州海造・原产地’这个平台,与各方形成常态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内容共创,携手探索媒体融合新路径。”
保定市满城区融媒体中心主任杨光同样是首次到访锦州,他直言,刚下火车就感受到了锦州人民的热情好客,而 “州海造・原产地” 平台更是为各地媒体搭建了交流互动的桥梁。“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希望能与锦州及其他地区的媒体伙伴深化合作,把锦州的优质产品和保定的特色产业资源共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州海造・原产地” 媒体行动的举行,是锦州新闻媒体集团践行 “媒体赋能产业” 理念的重要实践,更是全国地市级媒体协同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活动中,媒体的镜头聚焦锦州,以 “媒体公信力” 为火种,点燃消费者对原产地品牌的价值认同;以 “数字化新通道” 为脉络,打通 “产地直供→平台聚合→用户直达” 的产业动脉;以探索新运营模式为罗盘,为全国地市级媒体开辟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的振兴新航道。
此次 “州海造・原产地” 媒体行动在锦州的成功举行,为英雄城市的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全国地市级媒体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这条由媒体赋能铺就的数字 “丝路” ,将让更多原产地产品破土而出,让更多 “中国造” 故事共振时代发展浪潮,书写媒体与产业协同振兴的新篇章。

来源:锦州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