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临近供暖季,中心城区的换热站又忙碌起来,调试设备、检修管网,各项供热前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底前完成的供暖智能化升级试点改造项目,让各项准备工作更为高效。

10月30日,记者在德州恒益热力公司国税小区换热站看到,机柜上配置了控制面板,上面有“电动阀”“参数设定”等10余个按钮,换热机组上的运行参数,会实时传输到调度中心,显示在调度中心的智慧管理大屏上。
“以往采暖季,都是供暖管家根据室外温度变化,凭经验手动调节这些阀门来调整供热质量的平衡。”恒益热力供暖管家张保坤指着供热设施上大大小小的阀门说,这种粗放式管理,不仅不能很好地保证供热质量,还会造成大量能源浪费。

为了让供热管网变得更“聪明”,今年德州恒益热力有限公司启动智慧供热建设项目,对老旧设备包括数据采集、人工调节、楼栋二网平衡阀等进行更新改造,引进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相当于装上一个“智慧大脑”,可实时监测供热情况、远程采集供热数据,并根据温度变化进行自主数据分析和运行管理。
“配合系统运行,我们在部分边、角、顶、底以及‘孤岛’用户居民家中,安装了室温采集器。通过室温监测,系统就能自动进行调节,保持户内恒温。”张保坤说,随着数据的积累和算法的优化,系统会越来越“聪明”,自动调控也越来越精准,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用热需求。

对于整体的供暖,张保坤指着国税小区一单元门口热力管道上的白色方形配件对记者说:“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单元流量平衡阀’。通过调度中心进行远程调节,可以保证单元之间的热量平衡。”他介绍,即便在同一个小区,楼房的结构、保温性能不一样,在供热系统里的位置也不同,有了这个流量阀,就能让供热质量的平衡度更高。
据了解,智慧供热项目实施后,可实现供热系统的智能化调控、精准供热、按需供热和平衡供热。“目前,智慧供热项目可实时精准采集单元供热流量和温度数据,将室温调节至更舒适的温度。”恒益热力有限公司调度中心(客服中心)副主任门振圆介绍,今年选取辖区内前董社区、国税小区、小辛新居等16个小区作为智慧化改造试点,通过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引入供热改造,对热源、管网、用户等供热系统进行全方位升级。

智慧供热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建筑物热属性、居民用热习惯以及天气预报等数据,计算出最优的供热参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数据的准确采集还为成本核算提供了精确的依据,为日常调控策略提供基础保障,还可大幅提高职工的平衡意识,切实把智慧供热融入供热质量平衡工作中。”门振圆说,智能化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提高供暖系统的运行效率,还让系统的维护变得更加及时、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