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10月31日,德州市首个小学“AI创未来”工作室在德州市实验小学正式揭牌成立。该工作室的设立,旨在整合专家智慧与社会资源,系统性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为学生搭建激发创新潜能、提升科技素养的专属平台。

工作室启动仪式吸引了多方代表参与,德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州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同志,以及多所中小学的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时刻。活动现场举行了专家聘任仪式,夏祥涛、牟健秀、王治强三位业内专家受聘为工作室顾问,为后续发展提供专业支撑。

同时,学校正式发布《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三年发展规划》,明确了分阶段推进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标与路径。仪式期间,“数字人”应用展示、AI通识课教学片段及新启用的央馆人工智能课程等成果集中亮相,引发与会专家和教师的热烈点评与深入研讨。

据悉,德城区已被确定为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目前正以8所试点学校为核心,通过“辐射带动+师资赋能+校本开发”的组合举措,全方位提升区域内学生的信息化素养与创新能力。此次市实验小学AI工作室的成立,正是该试点区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落地的重要实践。





德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刚表示,希望“AI创未来”工作室坚守“让每个孩子感知AI、运用AI”的初心,将人工智能教育融入日常教学与实践活动,通过真实情境中的小项目探索,让AI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有力工具。他表示,市教科院将持续关注工作室发展,在课程研发、师资培训、资源整合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支持,助力工作室从“校域特色实践”升级为“区域示范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