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缨在手 守护万家灯火 | 德州市长缨应急救援队的为民情怀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凌晨2点40分,齐河县元信首府小区监控室内,屏幕上一个闪烁的黑影引起了值班员的警觉。“15号楼发现可疑人员!”对讲机里传来急促的呼叫。十分钟后,救援队队员于万增联合另外两名队员完成布控,配合警方成功端掉一个盗窃团伙。

这是德州市长缨应急救援队守护城市安全的寻常一夜。

这支以党员为骨干、退役军人为主力的队伍,自2022年成立以来,始终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刻入骨髓,用铁一般的纪律和专业的救援能力,在危急时刻为百姓筑起一道坚实的安全屏障。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

2024年3月10日傍晚,武城县东方花园小区一户居民家中突发火情。阳台浓烟滚滚,玻璃受热爆裂,火苗向外喷涌。正在执勤的队员于洪良发现险情,一边上报,一边提起灭火器冲向现场。“当时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但必须快!”于洪良回忆,他摸索到起火点后用灭火器压制火势,随后赶到的队员接上消防水带,终将大火扑灭。

在南源丽都小区,巡逻员李贤伟也经历过类似的考验。前不久,南源丽都小区C区突发火情,浓烟从住户窗口喷涌而出。李贤伟发现险情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4名物业人员1分钟内携灭火器抵达现场,仅用8分钟将明火扑灭。

这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救援,背后是救援队队长杜长清的深思。

多年物业服务中,他发现老人忘关燃气、水管爆裂等险情时有发生。“关键时刻,专业的应急救援能挽救生命、减少损失。”2022年11月,在“红色物业”建设推动下,杜长清联合三家军创企业,开始筹建专业救援队伍。

2023年8月1日,“德州市长缨应急救援队”正式获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一支以共产党员、退役军人为主力的救援力量就此诞生。

淬炼成钢 使命必达

2023年8月6日,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救援队奉命奔赴灾区,队员小李在一处裂缝纵横的民房前拦住想要回家的老人:“大爷,房子危险,我们帮您取东西!”他一边安抚老人,一边在危房外拉起警戒线。连续三天,队员们昼夜奋战,圆满完成危房查验登记任务,获得应急管理部门的高度评价。

这支队伍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初创时期,资金不足、专业能力欠缺是最大难题。杜长清个人投入10万元购置装备,同时依托新忠诚消防培训学校开展专业培训。从灭火器使用到心肺复苏,从防汛抢险到地震救援,队员们在一场场模拟演练中淬炼成长。

如今,救援队已拥有200余名队员,业务范围涵盖社区救援、水域救援、自然灾害救援等八大领域。在佳居物业服务的各个小区,40名以退役军人为骨干的队员将联系方式向业主公开,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

去年12月,德州市长缨应急救援队入选全国“荣耀家园暖心邻里”志愿服务队伍名单,成为山东省物业服务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守护万家 践行初心

“暴雨红色预警!”2024年8月26日,德州遭遇强降雨。队长杜长清冒雨巡查各服务小区,队员们严阵以待。

“东方明珠小区地下车库入口需要沙袋!”对讲机里传来急促的呼叫。这样的场景对救援队来说并不陌生。在2023年7月的防汛演练中,他们就已展现出专业的应急处置能力—特种设备保护、排水操作、发电保障、现场清洁,各小组配合默契,流程井然有序。

除了应对突发事件,救援队还默默守护着城市的日常安宁。在德州市第七届运动会现场,他们顶着烈日维持秩序;在东风东路小学防溺水演练中,他们耐心讲解救援知识;在中高考考点外,他们为学子保驾护航。三年来,这支队伍累计执行任务300余次,累计服务时长1万多小时,受益群众2万余人次,荣获“省级社会救援力量先进单位”称号。

“我们将继续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用专业守护万家灯火。”杜长清说。如今,在救援队的带动下,佳居物业各服务项目每年开展消防演练,让员工人人会消防操作,个个懂应急救援。

从小区保安到救援队员,从日常服务到专业救援,长缨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用行动重新定义了“平凡英雄”。他们没有豪言壮语,却总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他们不是专业的救援队伍,却用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在这支队伍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民间救援力量的成长与担当,更看到了“生命至上”理念在基层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