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阳节真热闹,村里活动这么丰富,体检、看节目、还能和老伙计们在这么好的活动室里下棋,这节过得才叫暖心!”近日,在夏津县郑保屯镇举办的老年活动中心启用仪式暨重阳节敬老活动现场,棋牌室里的王大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场集文艺表演、健康义诊、爱心蛋糕于一体的敬老活动,正是郑保屯镇深化移风易俗、弘扬孝善文化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郑保屯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移风易俗作为推动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营造浓厚氛围、树立鲜明榜样、健全长效规约,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孝善美德蔚然成风。

植厚沃土,孝善新风润物无声
移风易俗,成风化人,首在营造氛围、固本强基。郑保屯镇坚持“软引导”与“硬支撑”相结合,让文明理念可感可触。在宣传上,巧用“运河大集”、文明实践所(站),组织乡土人才将相关政策编成“三句半”、拍成“短视频”,让大道理变成通俗易懂。在阵地上,新建高标准老年活动中心,从空间布局到设施配置,悉数采纳老人意见,打造集棋牌、健身、阅览于一体的“暖心驿站”;柳元庄村打造的“红色家风文化一条街”等景观,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邢庄村的“暖心食堂”为老人提供免费午餐和生活物资,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问题,更成为邻里交流、情感联络的重要场所。与此同时,镇里还注重发挥家风的作用,鼓励子女常回家看看,为父母做一顿饭、陪老人聊聊天,用实际行动传递孝心。这种以小见大的方式,使得孝善理念深入人心,逐渐成为村民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

先锋示范,身边榜样激活新风
文明乡风的涵养,既需氛围浸润,更需榜样引领。郑保屯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让党员在移风易俗中走在前、做表率。在红白事现场,党员家庭率先践行新规,拒绝铺张浪费,抵制恶俗行为;在志愿服务中,党员志愿者身影活跃,为老年人送去关怀与温暖。同时,镇里常态化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让一批批践行孝道、勤俭持家的先进典型走上台前。这些来自群众身边的榜样,用行动诠释着孝善真谛,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响应”的良好局面,让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在当地蔚然成风。

规约善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推动移风易俗行稳致远,离不开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郑保屯镇将村规民约作为深化移风易俗的重要载体,让写在纸上的“公约”成为群众心中的“共识”。各村通过村民议事会、庭院恳谈会等形式,组织村民共同商议,将孝善敬老、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铺张浪费等文明新风的具体要求细化,融入村规民约。同时,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服务监督作用,统一办事标准,简化流程环节。“办事依规、行为守约”已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一纸民约真正“约”出了文明新风,“约”出了乡村善治的新气象。

如今的郑保屯镇,孝老爱亲、邻里和谐,人情负担得以减轻,乡村风貌焕然一新。下一步,郑保屯镇将继续以孝善文化为内核,以村规民约为保障,让文明乡风成为乡村振兴最厚重的“软实力”,绘就一幅“有品质、有温度、有活力”的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