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聪竹:扎根德州乡村的台湾双科博士 “此心安处是吾乡”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片热土给了我一展拳脚的养分,作为一个异乡人在这里却感到了家的温暖。”陈聪竹是一名地道台湾人,拥有医学、建筑结构及建筑力学双博士学位的高材生,却与土地结缘,几经辗转在宁津保店镇西孙庄村扎根,开展绿色农业、推广自然农法、他成了村民口中的好朋友,也做成了心中的大事业,并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增色添彩。



用行动传真情 用爱心暖人心



问起陈聪竹村民们有着说不完的溢美之词,“每当水果成熟了,他总会挨家挨户的让大家尝尝鲜。”“他还给村里贫困户安排了工作,大大改善了生活。”村支书张连强表示,陈聪竹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乡,在助力保店乡村振兴上不仅出谋划策更是事事亲力亲为,而最让自己感动的还是今年那次救火。

2019年1月15日,在忙碌一上午之后,陈聪竹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孙庄村准备吃午饭,刚打开门他便发现对面的院子里冒着浓烟,陈聪竹连忙冲到对面邻居家,看到屋内燃起了大火,还听到里面有老人的咳嗽声。陈聪竹想都没想就冲进了着火的屋里,此时屋内浓烟滚滚,几经周折他才找到缩在墙角的老人,他费力地背起了老人,冲出了着火的屋子。

由于没有在老人家中找到水,陈聪竹便在去自己家里提水救火。一趟、两趟、三趟......汗水也浸透了他的衣服,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扑救,火基本被扑灭了,终于放下心的陈聪竹瞬间瘫到在地上,大口的喘着粗气。

在下午帮助老人清理燃烧残余的时候陈聪竹说自己想了很多,村民外出务工撇家舍业,村民在饮食安全、人生安全方面都存在一定隐患,他决定竭尽全力帮助西孙庄村发展,改善大家的生活条件,真正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投身绿色农业 扎根乡村热土

“我是一个从小在村里长大的孩子,骨子里对土地有种特殊的情怀。”陈聪竹对于农业有着天然的好感,并学以致用,用医学分析作物所需的营养,以建筑知识搭建了最高端的温室大棚,这名双科博士一直在寻觅着能承载自己情怀的土壤,而保店镇西孙庄村走进了他的视线。

两百年历史的梨园,热情好客的村民,尊重土地的淳朴民风……让陈聪竹决意将西孙庄村作为自己的新家园,2017年,金硕生态园正式落户宁津保店镇,园内建起了100座高标准自动调温式大棚,生态园中一年四季都生长着各式的果蔬,阵阵果香也让这个鲁西北平原上的小村庄变得甜蜜起来。

陈聪竹对待培育的果蔬就像在对待自己的孩子,他提倡自然农法,依循大自然法则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农药和各种生长调节剂以及任何有残害土壤的添加物,“我对自己的产品可以拍着胸脯的保证,绝对是绿色无公害。”走在生态园中,陈聪竹随手拿一个刚摘的梨子擦一擦,就连皮大口啃起来。

 

传授先进技术 造福一方乡民

在2017年,陈聪竹着手研发现代化农业设施项目,并把他的保温产品融合到了农业温室大棚中,成功在天津和新疆阿勒泰地区建设出实验基地,在零耗能,零排放的前提下,寒冷的冬季也可以生产出绿色、有机果蔬。

在陈聪竹指导下的各类水果都有了独一无二的口感,不仅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更是成为了著名的品牌,陈聪竹半开玩笑的表示自己在天津、广东都有大批的粉丝。“我有十七个五百人的微信群,每次时令的水果还没采摘,群里就已经全部预约了,生态园里的水果虽然产量低,但是质量高,上市时有许多人抢着要。”

而这名双科博士也乐意向村民分享自己培育技术,还手把手教导村里的年轻人开设网店,更是将自己的销售渠道与全村人分享,在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当村里的菜农为找不到销路发愁时,陈聪竹主动上门,以比定价更高的价格将滞销的蔬菜全部收购,还固执地说着蔬菜的品质很高,是因为定价太低才卖不出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片热土给了我一展拳脚的养分,作为一个异乡人在这里却感到了家的温暖”陈聪竹经常这样说。我们无法想象曾梦想闯天涯的他,如今远离故乡、扎根大陆乡村,选择面朝黄土背朝天耕耘着的农村事业,这也许就是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