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开小学开设特色“音”“美”课程用“美育”滋养孩子的童心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你心目中的小学音乐课、美术课是怎样的?德开小学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让人眼前一亮!基础课与特色课相结合,学生学习课本教程之外,还将更有针对性、更具专业性地了解到音乐、美术的美。开设“音”“美”社团,搭建起跨学科互动桥梁,培养了一批才艺小达人,更用“美育”滋养了每一个德开学生的童心。

全方位培养孩子素质

不仅如此,学校还开设了非洲鼓、唱诗班、声乐、绘画等社团,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为社团活动时间,作为特色课的延伸,方便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在学习中,学校也逐渐挖掘出一批才艺小达人,在省市级比赛中崭露头角,也为学校屡获荣誉。与此同时,一大批教有所长、风格独特、成果丰硕的教师在德开小学快速成长。

“比起各种奖项,更可贵的是孩子们在学习美、感受美的过程中,发生的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更加自信、乐观,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信念‘我很好,我是独特的发光体’,这也是作为老师最骄傲的地方。”该校音乐教研组组长张军霞说,“美育”是全方位培养孩子素质,让孩子内心世界更加丰盈。

特色课引起学生极大兴趣

今年6月份,德开小学校长孟杰在抖音里发布了李萍萍老师教孩子们练习杯子舞的视频,结果有四十多万人观看,很多“抖友”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求视频的完整版。之所以视频如此受关注,主要是因为这一课程的独创性。其实在德开小学,像李萍萍这样的老师很多,大家在教好一门基础课程的同时,围绕学校的培养目标,结合本身特长,研发一门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比如音乐教师王晓寒,本学期她开设的特色课是京剧,这也是她与同学们共同商议的结果,当同学们了解到京剧被称为“国粹”,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时,都认为应该学习并传承这一传统艺术。在课上,她向同学们介绍了京剧的起源、唱腔、发音、行当、表现技巧等,同学们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特色课程亮点频现

德开小学的老师们不但注重课程的研发,还多方促进课程的整合。王晓寒和美术老师商量,同时期开展了画脸谱的课程,红脸代表忠勇,如关公;黑脸中性,如张飞;白脸含贬义,如曹操……这些人物性格与脸谱特点,同学们现在都很熟悉了。

当然,美术课上的亮点还不止如此,小草帽上有油彩天地、一次性纸盘配上太空泥会变成“3D”立体画,最普通的橡皮泥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出“万里长城”、“苏州园林”。“美术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专注力,我在教课时常常收获到意外惊喜,孩子们对于美的感受能力超乎我们的想象。”美术老师冯磊说。

正是看中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学校今年给热爱美术的师生安排了一个“大工程”,用画笔、雕塑让学校空白墙壁焕然一新,不浪费每一分热爱,鼓励学生不断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