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志愿者日】德州:13万多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今年以来,团市委志愿者服务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志愿者,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培养锻炼青年、传播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和鲜明主题的志愿者行动品牌项目。

  

稳步推进
志愿品牌行动深得人心

金辉助老行动扎实有效。组织我市800名志愿者结对帮扶4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65岁以上不集中供养的留守、失独贫困老年人。建立健全关爱老人、结对志愿者退出替补机制,确保帮扶真正建档立卡贫困老人、确保志愿服务真实有效。制定了金晖助老关爱帮扶工作手册,按照每人一册每人一档的形式,确保关爱不留空白点。累计开展“拉一次家常?整理一次家务?清理一次个人卫生?维修一次家电?送一件过冬用品”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志愿服务3000余次,累计服务时间达5000余小时。

牵手关爱活动创新提升。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牵手关爱行动”的实施意见》,充分整合团内资源,建立工农青年部、宣传部、权益部、学少部、希望办沟通联系渠道,以亲情陪伴、心理疏导、学业辅导、感受城市、心愿达成为常态化志愿服务为重点,拓展开展“七彩假期”、“心愿直通车”、“自护教育”等活动,确保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对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底,最终确定2500名结对帮扶对象,招募志愿者5000余名,按照2:1的比例进行结对帮扶。团市委创新成立“青春扶贫?关爱基金”,年初多方筹集资金50余万元,深化“团团伴成长·暖冬行动”,为1000名留守儿童和400名贫困老人送去新春大礼包。

青春护河行动持续推进。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建立健全河湖志愿服务队伍,招募志愿者4000余人,开展青春护河行动3000余场次。针对暑期留守儿童溺水事故多发的情况,发起“牵手关爱?预防溺水”志愿服务活动,全市成立阻泳志愿者队伍87个,排查重点涉及水面197处,在重点水域设置安全警示牌396个。


搭建平台
让志愿项目“升级”

 加强志愿者协会自身建设,召开德州市志愿者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组建了第一届理事会,每年召开志愿服务论坛研讨会,增强志愿服务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设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标准化志愿服务阵地,实现了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志愿服务常态化。建立德州市暨德城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重点打造德州志愿服务的枢纽,弘扬和传递志愿服务文化等,推动全市志愿服务聚合发展。

项目产品提升社会声誉。从2016年起持续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交流会,通过近几年的不断推进,打造了一个个志愿服务项目,在第三届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德州志愿服务参赛项目获得1金3银4铜的历史最好成绩。庆云县创新开展“三帮一”帮扶机制、乐陵市365关爱行动等优秀项目先后涌现。德州市志愿者动漫形象——“德小青”深入人心,并推出动漫形象玩偶、“德小青”表情包,在微信聊天中广泛应用、持续刷屏。


多方借力
志愿服务常态化


实现了志愿服务常态化,周周有活动、月月有影响,经常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时刻都能听到志愿者的声音。注重利用各类时间节点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活动进行的同时也向广大群众宣传了志愿服务理念。以“学雷锋纪念日”、“99公益日”、春节、儿童节等节日契机,广泛开展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倡导了文明风尚,提升了志愿服务自觉意识,营造出全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社会氛围。

以“青春志愿行·奉献新时代”为主题,围绕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开展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全市各级团组织、志愿者团队精心组织,开展了法律咨询、健康义诊、免费理发、慰问陪伴、义务劳动等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雷锋精神的新篇章。

近年来,全市志愿服务工作深入推进,志愿服务理念广泛传播,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13万多志愿者积极投身阳光助残、青净助困、金晖助老、牵手关爱、预防溺水、环境保护、应急救援、禁毒教育与法律服务等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