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 明年德州将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12月12日, 我市召开《德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解读及工作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2019年7月,我市制定印发了《德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同时,围绕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启动并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方案》明确,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目标:2020年底前,要高质量完成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任务,形成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建设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为全市自然资源保护、各类开发建设、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各层次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编制提供基本依据。 

当前,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主要任务主要包括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做好“三项”基础工作、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建立“两个”国土空间平台、完善规划成果形式、加强乡镇村庄规划等六个方面。

我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有序推进。按照《德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有关要求,2019年10月底前完成前期基础工作,2020年2月底前形成规划初步方案,2020年7月底前形成规划送审稿,2020年8月份进入上报审批阶段。

在技术准备上,市自然资源局开展了面向11个县市区、27个相关单位、200多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区域的现状调研和实地踏勘。组织各县(市、区)完成我市村庄基本情况摸底调查、村庄规划试点确定(共计124个)、农村社区有关情况统计及村庄规划优秀案例推荐上报工作,做好村庄规划试点编制。

  在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全面建立之前,切实做好过渡期其与现有空间规划的衔接协同。按照县(市、区)需求,完成陵城区等9个县(市、区)共计71个市批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修改审查、上报审批和批后备案工作。同时开展了齐河县祝阿镇、禹城市十里望等3个省批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修改的审查报批工作。


相关新闻

2020年,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这样做


围绕“到2020年,基本完成市县以上各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初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一张图””为总的工作目标,明年,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围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主要做这些工作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

以指标体系为核心,集合基础调查、专题研究、实地查看、社会调查等方法,切实摸清现状,在底线管控、空间结构和效率、品质宜居等方面找准问题,提出对策,形成评估报告,按照自然资源部成果汇交要求修改完善成果,逐级纳入国家级系统。

“双评价”

尽快完成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分析区域资源环境禀赋条件,研判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问题和风险,识别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和生态极敏感空间,明确农业生产、城镇建设的最大合理规模和适宜空间,为完善主体功能区布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提供技术支撑。


重大问题研究

在对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和未来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专题分析对本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积极开展开展人口城镇化等国土空间规划前期专题研究,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政策性、基础性支持。

科学评估三条控制线

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分,科学评估既有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重要控制线划定情况,完成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方案、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与三条控制线协调优化研究,对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进行必要调整完善,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

德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细化落实上级国土空间规划要求,对本行政区域开发保护作出的具体安排。提出2035年市县域国土空间发展目标,明确各项约束性和引导性指标。确定市县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治理总体格局,制定全域规划分区,明确准入规则,统筹划定“三条控制线”,明确管控要求,合理控制整体开发强度。统筹市县域交通等基础设施布局和廊道控制要求,提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和布局要求,构建社区生活圈,提出对城乡风貌塑造等内容的原则要求。安排国土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的规模、布局和时序。建立健全规划传导机制,明确国土空间分区准入、用途转换等管制规则,严格耕地、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敏感脆弱区等特殊区域的用途管制。成果提报专家评审会论证把关并充分征求部门及公众意见。

“多规合一”村庄规划

组织、督导全市11个县(市、区)结合县级和乡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通盘考虑农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等,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做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