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上门、"1+n"课堂教学模式……德州200余名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班上学经验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把特殊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规划和项目,将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轨道,8月27日、28日,德州市教育局组织200余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开展为期两天的培训。

    特殊教育学校的送教上门、为听障儿童开展语文教学课程、"1+n"课堂教学模式……培训班上,来自德州各县(市、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几教师代表向大家分享了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拓宽特殊教育管理队伍的工作思路。此次培训,市教育局特邀请了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的刘全礼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言语听觉康复科学专业卢红云博士。专家们结合教育课堂案例向教师们阐述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并从医教结合的背景、教育康复新技术、实践应用三大方面给教师们做了详细讲解。通过培训,让教师们对特殊教育的前沿知识和信息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据了解,目前,我市共有特教学校13所,(公办学校11所,民办学校2所)其中,省级规范化学校4所,市级规范化学校2所。全市特殊教育学校在籍学生为2018人,其中,培智类学生635人,聋、盲类学生合计588人;残疾学生在普通中小学随班就读学生960人。全市共有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约376教师,其中,公办学校216人,民办学校160人。为了保障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权利,自2017年来,三次对全市6-15岁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进行摸底核对工作,全面掌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数量和残疾情况,按照相关要求,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15年免费教育。目前我市开展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中小学校达到252所,比2013年增加了56所。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新形势,建立新机制,将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纳入标准化建设工程建设。”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断加大特教教师补充力度,建立健全特教学校校长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和质量关。”他称,将落实国家、省有关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待遇的政策,让特教教师有地位、有待遇,安心特殊教育教学,“同时,加大特教师资培训力度。更多的为特教教师提供充电、进修的机会,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逐步建立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切实保障特殊教儿童从出生、教育跟踪管理机制。此外,将探索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学校定期举行交流活动的制度,促进融合教育,真正实现‘普特融合’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