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别策划|宁津:硬件软件双提升 打造教育新高地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 记者 孙良玉 

2018年,宁津县教育局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进富强、活力、美丽、幸福宁津建设的战略举措。这一年,他们干在了实处,走在了前列,宁津正举全县之力全方位推进各项教育事业大发展。

硬件上,该县致力于改善办学条件,按照“满足群众需要、结合学校现状、规划适度超前、加强校舍硬件建设”的工作思路,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加强基础建设。近几年,为解决大班额工程,该县开工面积24.28万平方米,投资13.87亿元,现已竣工学校12所,竣工面积7.73万平方米,增加学位7780个。“全面改薄”项目已竣工面积26.3万平方米。教学设备采购完成购置7829万元,新建改扩建运动场88处,建设面积56万平方米。学校标准化建设成果丰硕,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实际行动实现了“最好的建筑是学校,最美的风景在校园”的目标。

软件上,落实城乡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激发活力,优化配置,促进学校间师资均衡。教育部门积极加强教师教科研管理,组建学科教研团队,激活教师专业发展内驱力,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重点打造作风优良、师德高尚的干部教师队伍,有力促进了全县教育软实力的提升。

宁津县第一实验小学

教师自我设计  实行精准成长

一所县级小学,凭借超前谋划、超前发展的战略定位,以“打造智慧教育,创建高品质学校”为目标,实现了学校品质的大提升。

为了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品质,宁津县第一实验小学近年来本着“多彩教育 阳光成长”的办学理念,积极争创“规范+特色”品牌学校。如今,实现了学校发展有实力、教师发展有活力、学生发展有潜力的目标。

学校要发展离不开教育品质和教育质量。鉴于此,该校通过积极打造“智慧型校园”建设,让智慧的因子融入到师生精彩的学习生活中。这里所说的“智慧型校园”不单单指网络化、信息化建设,而是做到了教师有谋略、讲艺术、勇创新,学生有个性、明事理、富灵气,学校有灵魂、达精致、塑品质。

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培养智慧的学生。为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该校搭台铺路用外力助推,制定了梯级培养机制,他们针对教师存在个性化和差异性的特点,实行“合格型-骨干型-能手型-专家型”四个阶梯发展,以适切的目标助推教师产生自主参与、自我提升、合作共享的内驱力,极大地调动教师“我要发展”的内驱力,并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享受“我在发展”的快乐。

该校特别注重教师的“自我设计”,实现内需驱动。由教师自主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和年度智慧成长计划,确立个人发展愿景,实行“精准成长”。同时,坚持“德智体美+特长”的发展思路,让在校学生实现在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在学好每门文化课的同时都具有一项特长。

宁津县时集中学

学校广搭平台   力促教师出彩

这是一座位于宁津县时集镇时集村东首路南,始建于1968年的乡镇中学。近年来,随着该县对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投入,这所老校逐渐换发新颜,成了名副其实的乡镇最美建筑。

置身于校园仿佛走进了一座生机盎然的庭院。笔直的路面一直通向操场,一改往日晴天坑洼不平、雨天泥泞难行的土路风貌;矗立的清源楼、德润楼和风雨操场区域,代替了曾经的一排排破败不堪的平房、危房;红色地砖砌成的楼间广场美观大方,再也不用担心会出现满院杂草丛生的景象;拥有全县标准化400米跑道以及70米看台的操场,让这所乡镇中学再次“惊艳”。

硬件提升空前,“软件”更是可圈可点。为促进青年教师发展实现“再突破”,该校搭建平台成立了“雨翔”“国风”等四个工作室。其中,“雨翔”工作室,用“激励卡”助推“阳光教育,快乐成长”,黑白卡的兑换、阳光超市的激励,成功地提升了该校英语在全县的知名度;“国风”工作室契合了现代“幸福悦读”形势要求,借鉴了兄弟县市“单元目标整合”和省教科所张斌博士的研究成果“目标预设”进行深入的探索,并结合该校实际制定了一整套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家庭,甚至到社会的阅读思路体系。

此外,该校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其中,工笔画是“左翼”,合唱是“右翼”,篮球、足球、乒乓球、朗诵、书法、棋艺等特色活动助推,引领整个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腾飞。 

宁津柴胡店镇中心幼儿园

艺术特色课程  增加幼儿情趣

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高端的学前教育已成为现实。柴胡店镇中心幼儿园作为宁津县建设的社会项目之一,于2015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他们通过特色引领、示范办园,在常规教育的同时注重内涵建设,让那里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实现了“全能发展”。

特色课程教育活动,不但使幼儿园教育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同时为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打开一扇新的窗户,并为他们以后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该园抓住了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将口才课引入到幼儿园课程,从形体、表情、礼仪、语言等方面进行教学,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如五子棋课程的开展让幼儿的世界变得更加开阔,培养合作形成“落子无悔”的诚信品格;美工课老师们就地取材,利用毛线、小石头、手工泥等材料,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美工课程更加丰富多彩。同时,还开展了有声有色的特色舞蹈课、瑜伽课、游泳课和轮滑课,让幼儿在那里得到了全面发展。

同时,该园紧握课程改革良机,综合幼儿、教师、园所情况和本地资源,开展了0-3岁早教课、幼儿口才课、特色美工等富有特色的课程教学,并获得德州市少儿瑜伽协会理事单位、德州市幼儿特色课程研究示范单位等一系列荣誉。

此外,该园积极组织“家园联盟”,家长委员会成员配合幼儿园在做好各项宣传和安全工作的同时,参与到了幼儿园开展的各种活动中,点点滴滴中促进了“家园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