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警务,在他手里“飞上天”!航模男孩成无人机高手,德州警察技耀全国大赛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一处民房屋顶,一男子手持弩箭做射击状,他的目标不是人,而是天上飞的一架无人机。只见无人机灵活地盘旋,男子始终锁定不了目标。而就在他的身后,几名民警正悄悄靠近,趁其不备一举将他摁倒在地……

    这是2016年5月30日下午发生在德州宁津的真实一幕。当时,宁津县公安局民警依法传唤涉嫌故意伤害的犯罪嫌疑人杨某时,对方拒不配合,用砖头、啤酒瓶投掷民警和警车,后持弩箭爬上屋顶,严重威胁现场群众的人身安全。

    民警操作警用无人机,对现场进行远距离高空侦查,通过无人机反馈的画面精准分析,确定抓捕方案。此时,另一架无人机起飞,通过高空喊话器与杨某谈判,分散其注意力。最终,警方顺利将杨某抓获。

    2017年5月,该实战案例荣获全国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战典型案例奖。

    警用无人机的操作者李明,是宁津县公安局相衙镇派出所民警,2011年从郑州铁道警察学院毕业后来到德州工作。经过多年的钻研探索,现在的他已经能自如地将无人机应用到各项警务中。

    功夫出“全才”

    源于兴趣,成于认真。10岁时,李明就对航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工作后开始接触无人机。从热爱到痴迷,他的业余时间几乎都与无人机为伴,常常研究到夜里两三点。“我就是爱好这些,喜欢琢磨研究,也因此下了很多“血本”,这些年的工资大部分都给了无人机。”李明笑着说。

    在公安系统中,会操作无人机的人很多,而李明能够自主研发,这也让他走在了队伍的前列,“很多单位是采购成品无人机,为了节省经费,我开始自己设计组装,这样可以省不少钱。”

    李明渐渐把自己锻炼成了“全才”。为了设计款式,他学会了绘图软件,为了组装材料,学会了3D打印,为了连接线路,又自学了电路知识,此外,他还学习了编程,以便进行无人机智能化操作。

    年纪轻轻却眼界长远,李明从会操作无人机时就想着摆脱“黑飞”的身份。“操作无人机需要资格认证,没有证的都属于‘黑飞’。”2017年,李明自费一万多元考取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获得了航空运动飞行驾驶员执照。在他看来,这笔钱花得值。

    “小飞”显神威

    有耕耘就有收获,李明的付出终于开花结果,他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查打控一体化警用无人机”终于亮相:伞折式机臂更方便运输,响应速度快一分钟内就可部署完毕起飞;搭载的30倍变焦摄像头,500米内视物清晰;远程喊话系统有效传输距离可达5千米以上,宣传、指挥、维护秩序更加便捷;抛投装置可装载10公斤物资,应用于抢险救灾、反恐排爆等行动。

    “这款无人机的型号为NJGAUAV-X8,但我更喜欢叫它‘小飞’。”李明说,小飞更像是他的战友,在枯燥繁忙的警营生活中陪伴、鼓励他,一起执行警务,共同为民服务。

    此后,李明和小飞经常“合体”出现在警务执行中,这对搭档频显神威,不负众望。

    在走访群众时,李明用小飞对辖区67个村的村容村貌航拍,制成三维立体影像,对每家每户进行标注,整个村子的方位、特征、人员住所及周边情况一目了然,为派出所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方便。

    每年五六月份是罂粟开花的季节,民警办案之余要每天到辖区走访,劝解种植罂粟的群众及时铲除,工作量极大。2017年5月底,相衙镇派出所首次利用无人机查找辖区罂粟,“无人机侦查警察”仅用3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李明和“小飞”协助禁毒大队查获罂粟原植物植株300余棵,极大地节约了警力。

   “希望大家不要燃放烟花爆竹,共同捍卫‘宁津蓝’……”2018年春节期间,宁津县城区上空出现两架警用无人机,高效广泛地宣讲禁燃禁放烟花爆竹通告。有个别群众充耳不闻,违规燃放爆竹,小飞总能第一时间抓到证据。“有时候听到鞭炮声,民警赶过去已经放完了,对方经常不承认。放飞无人机后,警车3分钟的路程,小飞30秒就可以飞到现场进行抓拍和录像。”李明说,无人机就像天上的一双眼睛,可以帮民警解决地面上无法取证的困难。此后,李明和小飞还帮助食药、环侦部门进行高空侦查,在采集、固定证据中立下汗马功劳。

    责任比天重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荣誉总是给肯付出的心。勤恳、尽责、聪明、执着,公安人的专业素养和“85后”的灵气活力,在李明身上相融,他也因此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硕果。

    2017年5月,李明和同事代表山东省公安机关参加首届“全国警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战演练”,荣获两个三等奖、三个优秀奖。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警察特训营》在人才库中选中了李明,邀请他参与这个全国性的警察竞技真人秀节目。

    个人的才能再强,没有集体的支持和推动,也无法快速成长,更无法将价值最大化。近几年,德州公安部门加强了无人机在警务应用的支持力度,极大地提升了办案效率和警方战斗力。 “无人机警务是大势所趋,以后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我也会一如既往地学习和钻研。”对于未来,李明满怀信心和期待,今年刚30岁的他,人生还有无限可能,事业将有更多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