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子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放飞青春梦想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为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以科技的实践真知滋养他们幼小的心灵,8月30日,德州学院大学生科技支教关爱留守儿童服务团的8名志愿者前往德州乐陵市杨安镇堤北董村开展了为期两天的“科技筑梦少年”大学生科技支教关爱留守儿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不惧阴雨 梦想起飞

活动开始前,孩子们的目光被志愿者所播放的一段视频吸引了过去,孩子们看的格外入迷,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随后志愿者们向孩子们简单介绍了航拍以及四轴飞行器的有关知识。在课堂展示环节,志愿者手持四轴飞行器,耐心地以实物向孩子们解释其工作原理,普及了飞机的发展历史和飞行器的分类及其特点,并在室外向孩子们展示了四轴飞行器的起飞、滞空、翻转等各种技能,孩子们此时都跃跃欲试。即使天公不作美,阴雨持续了整个上午,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孩子们的兴致。广场上,志愿者将孩子们分成两组,在志愿者的解说与指导下,掌握了一些基本动作技巧的孩子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操作着飞行器成功地飞上了天空,显然这样新奇的小型无人机让孩子们感到惊奇而有趣。孩子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动手达人 舍我其谁 

在动力车、动力船的制作课堂上,志愿者们耐心地讲解制作原理,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启发他们进一步思考,并在较困难、较危险的环节上给予孩子们一定的帮助。大部分孩子们积极地回应着志愿者们,但也存在一些年纪偏小、腼腆内向的孩子不敢表现自己,面对这种情况,志愿者们投入了加倍的耐心和更积极的鼓励去帮助这些孩子们走出胆怯。最后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他们也积极的参与了进来,课堂气氛显得更加活跃了。

比赛有序 梦想同等 

广场上,孩子们在志愿者们的组织下进行了泡沫回旋飞机的比赛。志愿者们为孩子们介绍泡沫回旋飞机独特的设计——尾部采用双孔设计。它可以实现多种飞行模式:平飞、空翻飞行、回旋飞行以及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随着抛出去的角度和力度不断地变化飞行技能。在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志愿者们组织孩子们分组进行友谊赛,比一比最终谁的飞机飞得最远,在空中停留时间最长。孩子们都积极地参与了进来,比赛氛围浓郁。看着他们的改变志愿者们也感到由衷的喜悦。

杨安镇苏家村的一名六年级女生苏晨对志愿者们说:“我觉得做志愿服务非常的有意义,我长大以后也要做一名志愿者!”这是身为志愿者对于这次活动听到的最美的话语,也是志愿精神最好的传递。

此次大学生科技支教志愿服务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志愿者们与孩子们在相处中渐渐熟悉,离别之际都对彼此恋恋不舍。值得肯定的是,本次活动让留守儿童们感受到了志愿者们的爱心、真诚,体会到了科技的魅力与课外实践活动的乐趣,同时也让志愿者们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杨安镇镇政府工作人员崔姗姗说:“我觉得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对孩子们来说是增长课外知识非常好的途径。”对志愿者来说,这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仅是一次活动,更是一次丰富的体验和历练,它使我们更加坚定了帮助更多留守儿童的信念,也希望我们的每一份努力,能不断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教育建设基础,促进未来中国社会实现真正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