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石油行业,打破国外垄断 大陆架:捍卫国家“生命线”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有句名言:“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石油资源之于当今的国家来说,堪称生命线。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的石油消费国,随着大规模的工业化和信息化及交通的高速发展,石油资源对于我国更是极端重要。

如何将生命线紧握在自己手中,离不开石油相关行业的技术研发,掌握核心竞争力。其中,石油装备制造业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石油石化行业的支撑性产业,石油装备制造能力的不断提高是石油石化行业快速发展的坚定推力,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石油石化工业的发展进程。

在德州,就有着一家从事石油钻井固井工具研发、生产的企业,是国内最大的固井工具研发和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国内所有陆地和海上油田,并出口到美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用实力打破国际垄断,为中国石油开采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牢牢守护着祖国的生命线。

德州制造,引领石油行业

这家企业名叫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坐落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常兴路。

作为中国石化集团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全资子公司,大陆架产品以石油固井工具、油田助剂为主,主要包括尾管悬挂器、分级注水泥器、水泥头、扶正器、浮箍、浮鞋等固井工具以及多功能屏蔽暂堵剂、高温抗盐降失水剂、隔离液等油田助剂产品。

对于常人而言,这些产品闻所未闻,极其陌生,且难以见到。但对于国家的石油行业来说,这些产品扮演着重要角色,且越是条件艰苦的高原、海洋等石油勘采地区,越是能考验出这些产品的技术含量。

大陆架公司总经理张立强介绍,大陆架还是工程院的高端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中心,承担着工程院钻井与完井等领域重大科研项目的工具与装备和油田助剂新材料的研发试制、模拟试验及现场应用试验,承担着工程院优秀科研成果的中试生产及推广应用,为工程院核心技术、特色技术培育与载体打造提供了强大的中试与制造支撑。

因为技术先进,大陆架的多功能尾管悬挂器、平衡液缸尾管悬挂器等近十余项核心技术成功替代国外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解决了石油工程技术现场“卡脖子”问题,并获得7项中国石化发明奖或科技进步奖。

目前,大陆架公司具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的一级网络资质,产品行销国内所有陆地和海上油田,是各油田替代进口产品的首选,其中尾管悬挂器国内市场占有率70%以上。

国内第一,屡屡创下记录

作为石油领域内的专业从事者,简单的介绍难以概况出大陆架的卓越,不妨从一些曾服务过的工程中,从一个又一个的记录中,了解德州大陆架。

今年7月9日,由大陆架自主研发生产的防硫内嵌封隔式尾管悬挂器在亚洲陆上垂深第一深井川深1井应用成功,创造了国内封隔式悬挂器下深和固井工具附件下深双记录,该井钻至8448米,超过马深1井成为亚洲陆上垂深最深井。

同样是在今年,大陆架自主研发的耐高温内嵌式尾管悬挂器及其配套工具,助力松科2井成功解决了抗高温钻探技术难题,创造了国内最高温度条件下完钻井深7018米的新纪录,这也是亚洲国家实施的最深大陆科学钻井和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成立22年来实施的最深钻井,也是全球首个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科学钻探井。

为此,中国地质科学院还特意向大陆架发来表扬信,赞赏其“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优质技术服务、可靠的产品质量”。

因为技术先进,大陆架征服了一个又一个自然难题。

2017年,大陆架的三名员工--李鹏飞、李强、梁晓阳奔赴青藏高原,负责内嵌尾管悬挂器等在羌参1井的应用。

这是对大陆架产品和员工的一次挑战--羌参1井海拔超过5100米,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37%;从那曲市到达班戈县到达双湖县再到达井上,需要技术服务人员克服长达22小时的行车,翻越冰川,战胜悬崖,越过海拔5340米的高山,并抵御零下30℃的低温严寒和7-8级大风,尤其是任务恰逢冬季,可以说,这次任务就是拿生命在战斗。

在这种环境中,三名员工“头痛得像快要裂开一样”,芬必得、散利痛等几乎失去了作用,白天缺氧,晚上失眠,口唇、指甲甲床等部位都呈现出青紫色……

从事石油事业,注定就是吃苦受难,但一旦走上了征途,就一定要凯旋而归。怀抱着这份信念,三人克服了种种困难,互相合作,发扬团队精神,最终圆满完成了全部的现场技术服务任务,受到了该项目各协作方的高度赞扬,称赞他们为“真正的勇士”。

祖国一声号令,大陆架又在向海洋进军。

今年7月17日,大陆架自主研发的可旋转封隔式尾管悬挂器在南海平台深水探井应用成功,打破了国内深水井尾管固井工具的国外垄断,开启了海洋深水钻井尾管固井工具国产化的新时代。

今天,大陆架已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1井、胜科1井、松科2井和当时的亚洲第一深井塔深1井等提供过固井工具和相应的技术服务,为南海奋进号平台某井、西藏高原某井、于奇6井、官深1井、川深1井、顺北鹰1井等重点工程中成功实践技术支撑,创下了井深、井温、水深、悬重、泥浆密度等一系列国内最高记录,成为国内第一品牌,在多个油田替代进口产品,实现国产化,为中国的石油工程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走出国门,打破国际垄断

哈里伯顿、贝克休斯、威德福、斯伦贝谢,是国际石油技术服务行业的四大巨头,但随着大陆架的出现,四巨头垄断全球的局面被打破,“中国技术”的身影出现在越来越多国家的石油工程中。

今年5月,大陆架公司为乌兹别克斯坦明布拉克油田提供的单胶筒封隔式内嵌卡瓦尾管悬挂器在明15井应用成功,该项目旨在解决乌兹别克斯坦原油内需问题,同时也增强了中国天然气资源供给的保障能力,具有深远的国家战略意义。

明15井被列为“一带一路”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能源领域合作的一项重点工程,也被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视为国家级重点工程。早在200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和乌兹别克斯坦第一副总理阿济莫夫共同见证了中石油与乌国油公司签署的《扩大油气领域合作协议》等一系列协议,从此拉开了两国合作勘探开发明布拉克油田项目的序幕。

明布拉克油田油气埋藏深度超过5000米,压力梯度是目前正常梯度的两倍,属于超高压油气田,勘探开发难度大。明15井是部署在该油田的最深探井,钻穿主力高压产气层和盐膏层,压力窗口窄,泥浆漏失与环空气窜风险极大。大陆架的技术最终不负众望,尾管悬挂器坐挂、球座憋通、送入工具脱手和封隔器涨封均顺利完成,经受住了复杂井下条件的考验。

今年7月23日,大陆架公司为巴基斯坦UEPL公司量身定制的多功能尾管悬挂器在Rawat North 1井也首战告捷。

由于UEPL公司的主力气田普遍存在尾管与裸眼环空间隙小、易出现压差粘卡等复杂井况,此前由三家国际知名油服公司提供的尾管悬挂器应用效果不理想,同时考虑到成本压力,UEPL公司迫切希望从其他渠道引进质量好且性价比高的尾管悬挂器。公司这时选择了大陆架,经过长达一年的技术文件审核、作业业绩评估、技术和商务条款往复磋商、赴大陆架进行产品组装测试实地考察、用户暗访、服务人员筛选,最终实现了合作。

截至目前,大陆架已成为国际市场上与四大超级油服公司同台竞技的品牌,其产品出口到中东、东南亚、中亚、美洲及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这绝不是大陆架的目标与终点,“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这句话形容大陆架最为合适,在资源战日益激烈的今天,大陆架仍在不断加大技术研发与创新,为中国石油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保障和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