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9年两会】乐陵:努力建设富美和谐区域性中心城市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1月17日,乐陵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市文化娱乐中心大礼堂开幕。2019年,乐陵市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对外开放、全面创新驱动、全面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扎实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着力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努力建设富美和谐区域性中心城市。

抓项目、转方式

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全力壮大实体经济》

推进化工产业园提档升级,加大闲置低效用地清理力度,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探索公司化管理,启动园区总体发展规划修编,争创国家级智慧化工园区。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建立省级以上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投资强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的技改项目。

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

发挥千年枣林、南部生态区、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碧霞元君故居等资源优势,借助《魅力中国城》宣传效果,积极吸引名企、强企开发打造精品旅游项目,推广乡村文化体验、红色文化教育、生态文化观光旅游线路,培育乡村民宿、休闲度假、康养保健、影视创意等新型文旅业态。

精准推进“双招双引”》

按照“引入一个项目,带来一批技术人才,再延链形成一个产业集群”的思路,围绕主导产业加强产业链设计和产业集群规划,提高招商队伍专业素质,突出以商招商、精准招商,注重引进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化工、医养健康、文创旅游等新兴产业项目,力争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10个以上,过10亿元项目至少1个。

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落实“一次办好”,继续探索“一窗受理”,再简化取消审批事项20项。加强智能大厅建设,创建24小时服务区。加大扶持力度。深化“进解促”常态化机制,实施“小微企业成长工程”“规模企业培育工程”“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

抓特色、夯基础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坚持以点带面、多点突破,抓好百味乐园田园综合体、马颊河湿地公园、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20万亩高标准农田、千亿斤粮食工程等项目建设,完善南部生态区基础设施,努力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启动千年枣林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工作。严格金丝小枣标准化管理,提高枣品质,研发高附加值产品,推动进军高端市场。集聚发展调味品产业,推进企业集团化运作,加快调味品特色小镇、产业孵化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建设,打造调味品三产融合样板区。

  进一步推进“五有十个一”工程,丰富道德建设载体,做好移风易俗工作,努力实现乡风文明、文化繁荣。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全年完成无害化厕所改造9000户,危房改造190户,修建“四好农村路”400公里、改造危桥22座。

抓产业、优服务

扎实推进健康乐陵建设

提升健康素养》

巩固“全国首批健康促进县”创建成果,将“健康乐陵”建设融入所有政策,促进市民树立健康理念。

培植健康产业》

大力研发生产智能健身器材,打造高端运动装备制造基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身设施建设运营,举办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放大特色农产品营养价值,开发高端保健品和功能性食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引进生物医药、智能医疗器械等项目,壮大产业规模。

完善健康服务》

做实医疗健康集团,统筹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市乡村三级紧密型医共体,融合医药医疗、养生养老、康复保健等形式,围绕医院抓产业,依托产业增效益。

抓城建、促民生

加快建设秀美和谐城市

加快完善基础建设》

实施总投资24.8亿元的19个城建项目,新建改造阜乐路、五洲大道等5条道路。积极推进4个PPP项目。规划新北环、新南环,加快滨德高速乐陵东互通立交工程建设,省道240盐济线乐陵绕城段改建、国道339乐陵南环改造等工程年内通车。

加快提升城市品质》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和市容市貌整治,持续推进城区保洁精细化和城乡环卫一体化。新建5处便民市场。年内至少改造3个老旧小区,全面推行物业服务星级化管理。

优化教育配置》

统筹考虑城乡发展、人口增长,合理布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继续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启动开元中学扩建和阜昌中学建设,挺进小学年内招生,全市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5000个。加快民生职业教育园区二期建设,增加高中阶段学位2000个。

抓保障、防风险

坚决维护安全稳定环境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深入开展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无组织排放源治理,严防“散乱污”企业再生。

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坚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采取“一户多策、一人多法”,建立完善“即时出现、即时纳入、即时帮扶”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重点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

推进“平安乐陵”建设》

强化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完成“村村通”视频监控建设。强化源头治理,健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推进侵占农村集体“三资”专项治理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