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专家手把手教你防癌“门道”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4月14日,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来临之际,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派出了最权威的专家团队在德州市中心广场举办了大型义诊,旨在传播科学防癌理念,普及抗癌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癌症防控意识,增强患者抗击癌症信心。本期特邀七位相关专家,为市民详细解读肿瘤的权威防治。


40岁以上女性需定期进行乳腺癌筛查

采访专家: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首席专家、乳腺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郑仪



“乳腺癌在女性肿瘤疾病中发病率最高,但也是目前恶性肿瘤中治疗最规范、效果最好的。” 郑仪说。随着城市中的压力越来越大,乳腺癌的发病率始终居高不下,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他曾接诊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仅17岁,由于缺乏自查意识,就诊时已是晚期,为了避免对其今后生活造成更大困扰,只能选择在乳腺切除后植入假体。

在临床治疗中,很多患者尤其是年轻女性都由于不注重乳腺检查或缺少相关医学知识,没有及时发现并治疗乳腺病变,从而错失了最佳治疗期。为了将患者手术中的损伤缩小,该院经过深入研究和对新技术的掌握,已逐步提高“保乳手术”的占有率,这极大地降低了手术对于患者心理、生活及家人的影响。

“目前,我们可开展针对乳腺癌的各类手术治疗及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郑仪说,40岁以上是乳腺癌高发期,需每年定期进行两次B超及一次钼耙筛查。


健康生活习惯可有效预防肝癌

采访专家: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首席专家、肝胆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李军


“肝癌相对于其他癌症来说,早期不容易发现。”李军说。而当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后,肿瘤细胞增殖迅速,80%的肝患者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因此,科学预防和早期筛查成为了抵抗肝癌的关键。

李军表示,对于肝癌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肝动脉栓塞化疗、全身化疗、放射治疗等。

据了解,我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泌尿外科是我市专业治疗肿瘤的权威科室,可熟练开展肿瘤治疗的传统手术和微创手术,在肝胆、胰腺、泌尿系肿瘤的诊疗方面全市领先。他提醒,肝癌的高危人群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是不熬夜,避兔过度疲劳;其次管住嘴,少饮酒、少吃甜腻食物;第三切忌滥用药物。



微创手术极大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

采访专家: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首席专家、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王春堂



肺癌是发病率最高的肿瘤,也是癌症中的“第一杀手”。“早期肺癌患者大多症状不明显,要定期体检才能发现,因此容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王春堂说,若能及早发现肺部病变,可采用微创术进行治疗,能够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引进了高清晰电视胸腔镜,开展胸腔镜手术,为患者带来福音。“胸腔镜微创手术主要针对早期肺癌、肺部良性肿瘤及肺结节病患者。依据具体病情选择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肺袖状切除术或肺楔形切除术等手术方式,是早期肺癌患者的首选。”王春堂称。

他建议,年龄超过40岁,有肺癌家族遗传史者、吸烟者及长期接触石棉、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者,应该每年定期接受低剂量胸部CT体检。

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与天津市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上海肺科医院、北京友谊院的胸外科建立了长期协作关系,25位国内知名胸部肿瘤专家可随时预约前来坐诊、手术,使我市肺癌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一流专家的诊疗服务。


康复治疗帮助患者实现“独立自主”

采访专家: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首席专家、放化疗科主任、主任医师  都振利


“癌症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定期用药和健康饮食都是必不可少的。有条件的情况下,肿瘤病人应该尽快融入社会。”都振利说。

他介绍,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要经历多个阶段。从正常细胞到演变成癌细胞,再到形成肿瘤,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在短时间内不会发作,从发作到死亡还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

而癌症康复治疗包括心理康复和生理康复两大部分,是临床治疗必要的延续和完善,能帮助癌症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平衡的膳食、适当的锻炼以及合理的用药和定期复查,让患者和家属更容易适应他们在癌症治疗过程中所经历的转变,最大限度实现“独立自主”,最终顺利回归社会群体。


精准放疗使癌症治疗“指哪打哪”

采访专家: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首席专家、放疗二科主任、主任医师 郭培军



“随着技术进步、装备升级,放射治疗已进入精准时代。”郭培军说。

适形调强放疗作为精准放疗的一种常见方式,在放疗二科已得到广泛开展。他介绍,这项技术可根据病灶形状设计射线的形状,使最大的能量聚集于病灶,而不影响周围正第组织,误差能够控制在毫米级,称得上是“指哪打哪”。通过这一手段,对鼻咽癌等肿瘤的病灶局部控制率由45%提升到了80%,治疗增益比明显提高,减轻了副作用,可单独使用,也可与手术、化疗等配合。



肠癌易与痔疮混淆  需警惕便血信号

采访专家: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付逢吉


“结肠癌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影响很大,且由于很多患者确诊时就是晚期,死亡率较高。“付逢吉说。

肠癌,包括结肠癌、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迅速上升,据统计,我国肠癌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0岁左右。付逢吉提醒,肠癌容易误诊,患者检查一定要到正规专科医院。

“40岁至50岁是癌症的高发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每年最好到医院进行防癌体检。”付逢吉说,直肠癌和痔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却有不少人误把直肠癌当痔疮治,导致延误了病情,失去了治疗最好时机。虽然直肠癌大多发生在50岁以上,但我国30岁以下的病例呈持续上升趋势,因此亲属中有人患结直肠癌、结肠息肉者、吸烟者,或长期患有炎症性肠病者以及患有乳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的女性都是肠癌的高危人群,需要定期检查。青年人若出现便血,也不能忽视直肠癌的排查。



八成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率高

采访专家:德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头颈外科主任、主任医师 杜宪武


“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不需要做手术的,恶性的结节才需要切除。”杜宪武说,“预防甲状腺结节要从避免过度劳累、碘的摄入、饮食方面、情绪方面、适当的运动、远离污染等方面入手。”

杜宪武介绍,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甲状腺疾病的儿童发病率较低,成人发病率较高,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以甲状腺结节较为常见。这与年轻人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等因素息息相关。“多数患者都是在每年的例行体检中,通过甲状腺超声检查发现患病的。”他说。随着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癌被检出,其中,95%的患者都是良性甲状腺结节。即使被确诊为甲状腺癌,八成以上的患者也可获得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