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母亲节,也是第108个护士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记者走近“护士妈妈”们,采访了不同医院、不同年龄段的三位护士妈妈,听她们讲述自己的双节故事。
妇产科,一个一脚是喜悦一脚是风险的地方,无数新生儿在这里降生,无数家庭在这里拥有最珍贵的宝贝,但妇产科的工作并不轻松。王明俊是德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科护士长,参加工作37年,一直担任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她见证了无数喜悦的瞬间,也付出了更多的辛劳。从一名医护新人到一名临危不惧能够及时预测风险的资深护士,王明俊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汗水。
“刚来到工作岗位时,我们轮值夜班,一个人负责45张床,一晚上要完成十多项工作,很多时候整晚都站不住脚,最忙的时候要连续上三个夜班。”王明俊回忆,怀揣着对医护工作的一腔热情,无论多艰苦自己都坚持下来。但挺过了最累的时期,却被牙牙学语的女儿一句“妈妈,别走”惹哭了。
“工作五年后,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一周岁后我要继续上夜班,每次晚上出门,孩子眼泪巴巴地看着我,心里最不是滋味。”王明俊说,那段时间也苦了老公,自己上夜班一走,孩子就闹着不睡,于是爷儿俩穿上棉服,去雪地里玩雪,直到孩子累困了,再抱回家睡觉。“无论心里怎么难受,一到工作岗位,我们就必须抛却个人感情,医护工作一丝一毫也不能马虎。”
王明俊在工作中对自己要求十分严苛,成为科护士长之后,她更要求除了行动上要紧跟科室的步伐,心理上也要具有强大的承受力。很多患者家属情绪异常脆弱,王明俊常在开会中说要对患者感同身受,尽量的去安慰、关心他们,也要跟家属进行有效地沟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她也会亲自走到病床前耐心开导。
37年的坚守,即使工作有时会很累让人身心疲惫,甚至为此放弃了陪伴自己孩子成长的时间,但对王明俊来说,陪伴两边的孩子都是幸福,她愿意尽己所能守护每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张书梅是德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问及今年“双节”期间是否会加班,她脱口而出“只要有需要,义不容辞!”但问及平常是否有时间陪自己孩子,她一下子泄了气“说起来挺对不起孩子的,她今年15岁了,我就带她出去玩过一次。”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是整个医院最让人揪心的地方之一,对于在这里工作的医护人员,责任与坚守是照亮生命的光。
张书梅今年41岁,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但面对病人她依然丝毫不敢松懈。
“进入这个病房的都是娇嫩、脆弱的小生命,他们身体的各项指征稍微有一点儿变化就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需要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监护,洞察到每一处细微地变化。”她说,病房内的气氛有些沉闷,甚至是压抑,病房外永远排队站着焦急等待的家长,她每天的工作是一丝不苟的呵护新生儿,传达孩子最新情况,宽慰等待中的家长。
从事医护工作已有十多年,张书梅也记不清自己抢救过多少新生儿,有多少生命是她跟团队拼尽全力从鬼门关抢回来的。外人眼里,她们是神圣的天使,可是只有她们自己知道这项工作让他们舍弃了多少。
“我女儿还有一个月就要中考了”、“她很懂事,从小就不让我操心,知道我忙,几乎没听她提过什么要求”、“女儿15岁了,就带她去过一趟青岛”、“我把自己三分之二的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比起亏欠女儿,我更怕自己没有做好医护人员的职责”……谈起女儿,张书梅百味杂陈,她说“错过了孩子的童年是遗憾,但是她的责任与使命是救更多的孩子。"
对于即将到来的护士节和母亲节,张书梅说,自己很少过节日,如果真要说节日与平常有一点不同,那么,对她来说是“越是节日越要坚守岗位”,让每一位新生儿平安顺利地出病房,就是她的节日愿望。
5月12日上午8:30,原本应享受半天倒休的王霞却早早坐在了值班室里。自2018年初任职市立医院急诊科副护士长,她凭借自己的勤奋好学还拥有了在职研究生的身份。“还有一周就要考试,我得抓紧时间看书,争取老二出生前考过去才行。”她边说着眼神始终离不开桌上厚重的教材书。
作为一名6个月孕龄的二孩妈妈,34岁的王霞时常整日泡在科室里,病人多时她跟着输液、插管、除颤……穿梭在抢救室和病房之间,休息时就啃着包子见缝插针地看书做题,“天黑之前看到妈妈回家”一度是4岁的女儿最大的心愿。
急诊科工作性质特殊,每日都需面对急、危、重病人,惨烈的外伤和濒死的重症患者任寻常哪个孕妇都不敢靠近半步,可婆婆每日叮嘱的那句“遇到危重病号尽量往后站”却始终是王霞的耳旁风。
5月8日中午,科室中两辆救护车相继出诊,科室里只剩王霞和一名年轻护士,“她不行了!护士快来!”听到呼救后她立即站起来往外跑,一名86岁的老太太因糖尿病恶化导致酮症酸中毒,就诊时已处于病危状态,王霞一边指挥着另一个护士,一边对老人采取气管插管、心肺复苏等措施,一阵紧张的抢救过后老人终于恢复了生命体征,可还未等她喘口气,便被另一名患者家属叫走了。
“姑娘你大着个肚子,可不该见这样的场景啊。”一名好心的患者提醒。王霞笑笑说:“没事儿,我们急诊科的妈妈们都是这么过来的,都是为了救人,宝宝会理解的。”
不只是肚子里的宝宝,从事医护工作十一年里,王霞能够心无旁骛地冲在救治一线,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由于经常加班加点,大女儿始终需靠婆婆全权照料,发烧感冒也往往照顾不上。她告诉记者,科室里一共16名女护士,都已当了妈妈,没有一个人不是上到预产期前一天才休假,如果孕反严重常常是一边儿吐干净了,再接着去照顾病人。
“我们照顾的人最多,可最照顾不上的却是家人。”她说,“可我从未因陪伴少而对孩子心怀亏欠,反而觉得自己在努力为她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而懂事的女儿也确实为这样的妈妈感到自豪。
此次护士节遇上母亲节,王霞和同事们依旧忙碌在病房里,节假日对于她们而言只是更忙碌的工作日。说起最想要的礼物,她笑着说:“希望能有更多时间和孩子坐在一起聊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