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中年男子突发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是“救命符”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35岁的齐先生是一位运动爱好者,每天早晨都会和朋友打一会儿乒乓球。5月6日一大早,正在运动的齐先生突然眩晕,然后不省人事,幸亏同伴学过心肺复苏技术,第一时间进行抢救,同时拨打120,才把齐先生从死神面前抢救过来。

“由于患者齐先生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抵达医院抢救后,各项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心脏骤停是内科危重急症之一,常发生于各种心脏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或心肌病及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等。”十三局医院急诊科副主任郭玉彬说道,经过全面检查,齐先生是由于急性心肌梗塞导致的心脏骤停,目前正在接受系统治疗。

郭玉彬介绍,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现场及时开展心肺复苏等有效的抢救非常重要。一般心脏骤停4秒以上,患者会出现黑蒙,5-10秒者由于脑缺氧而引起昏厥,停搏15秒者可产生昏厥和抽搐。如不及时恢复,可进入昏迷状态,接着出现叹气样呼吸困难及紫绀,多在心跳停止45秒后出现瞳孔散大,1-2分钟后瞳孔固定。心跳停止3-5分钟以上者,往往造成中枢神经系统不可逆损害。因此,患者能否抢救成功,关键在于抢救是否及时和正确。

那么如何实施心肺复苏呢?郭玉彬介绍,首先要将患者放平,呈仰卧姿势,判断意识、确保颈椎无外伤后、清除口腔异物、打开气道,判断患者是否有呼吸,然后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医护人员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膛,双臂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压深度至少5厘米,放松时保证胸壁完全复位,按压频率100次/分钟。通常情况下,按压与通气之比为30:2,做5个循环后可以观察患者的呼吸和脉搏。

为了提高市民心肺复苏操作技能,十三局医院定期组织进社区、进学校知识讲座,手把手教授知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心肺复苏的普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