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省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
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
我省对16个市儿童青少年开展近视调查
根据近视筛查标准,
总体近视率为58.66%,
男女生近视率分别为54.50 %和63.37%
幼儿园6岁儿童近视率为18.27%
小学生近视率为37.85%
初中生近视率为77.86%
高中生(含职高)近视率为88.14%
(其中,普通高中生近视率为91.27%,职业高中生近视率为76.28%)
5月15日,记者从山东省教育厅获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近视防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等9部门发布《山东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推进计划》(以下简称《推进计划》),提出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市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到2030年,实现全省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控制在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按照《推进计划》,医疗卫生机构要依托省、市、县(市、区)三级近视防控机构,建立近视防治“三级检测”“三级预警”和“三级防控”综合干预体系,发挥各领域专家的指导作用,2019年起,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建立视力档案。各级卫健(计)部门要加快培养优秀视力健康专业人才,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立防控站点,对各级眼科医师、眼保健医生、儿童保健医生和社区医生进行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视力保健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同时要求学校按照相关标准,加强视力健康管理,设立校医院、卫生室或保健室等学校卫生与健康管理机构,配齐校医和保健教师,配备必需的器材和药品,开展眼健康管理、疾病预防、公共卫生管理和医疗保健服务等工作。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每月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调整学生座位。另外,要求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举办眼健康教育活动,利用“爱眼日”等时间节点,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视力健康教育活动,探索健康教育兼职教师机制;支持学校将近视防控成效纳入教师、学生、班级的评价体系。
《推进计划》再次明确,学校要减轻学业负担,严格按照“零起点”开展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支持学校探索小学阶段在校完成全部作业的做法;科学设计作业内容,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死记硬背型作业。并要求学校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开设体育课程,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寄宿制学校要保证学生每天1-2小时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和8小时休息睡眠。同时要求,学校电子课件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幼儿园使用电视、投影等设备开展保教工作的时间,单次不超过3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2小时。
《推进计划》还提出,强调学校、家庭(包括学生)共同承担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责任,并注重发挥医疗机构的专业作用,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的的防控体系。要求到2023年,全省所有的市和县(市、区)明确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机构和示范基地。儿童青少年眼健康档案建档率达100%。中小学全部开齐开足健康教育课程,学生、教师和家长对近视防控知识知晓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