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红】“德州好医生、德州好护士”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徐爱红

宁津县妇幼保健院产一科主任


短视频


个人荣誉

2015年荣获“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17年荣获“德州最美女医师”荣誉称号;

2018年,荣获“德州市百佳医师”荣誉称号。


科研成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刀口愈合不良”刊发于《中国中西医杂志》;

“新产程标准及处理的临床应用探讨”刊发于《医药前沿杂志》;

“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刊发于《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主要事迹

宁津“知心大姐”徐爱红——28年躬耕妇幼

平均每天接生4例新生儿,从业28年累计迎接了数万名新生命的降临;医术精湛,曾挽救了上百名危重病人的生命;为患者着想,冒着担责风险也要为年轻产妇保住子宫,她说那是患者做妈妈的权利……这位身经百战、救人无数的妇产科医生叫徐爱红,是德州宁津县妇幼保健院产一科主任,自1990年毕业,已从事了28年的妇产科临床工作,被患者、同事亲切称为“爱红姐”。

记者在宁津县妇幼保健院产科值班室见到徐爱红时,值班室外仍不断传来新生儿的啼哭。徐爱红说,自己在值班室的床上睡着时,只要听到婴儿的哭声一停就会本能地醒过来,婴儿的哭声就像是战场上的炮声,如果停了准有事发生。28年的行医生涯中,徐爱红以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抢救了近百名危重病人,迎接了数万名新生命的降临,守护了千家万户的幸福。徐爱红却说,“比起这些,患者母子平安后的一声‘爱红姐’更让我感到高兴”。

1990年,徐爱红刚刚毕业,在人生的岔路口,她选择了到一个叫小店的乡镇医院做妇产科大夫。家里人不理解,劝她说“金眼科,银外科,最苦最累妇产科。你会后悔的!”早在学校就背熟的顺口溜,她何曾不了解其中的利弊。伴随着新生儿的第一声清脆啼哭,一个鲜活的生命来到世间,承载着希望和梦想,徐爱红说她的职业是传承和延续这份希望。

90年代的乡镇条件很艰苦,医生更是少的可怜,原本是妇产医生的徐爱红几乎忙成了全科医生。白班夜班连轴转,还要随时出诊,面对各种困难,她第一次体会到了家人说的“难”到底有多难。可是在一个个冬夜里,面对急促的敲门声,她依旧没有犹豫。一次凌晨2点来敲宿舍门的村民说,自己老婆要生了,疼的厉害,希望徐爱红去他家里接生。徐爱红二话不说,骑着自行车和村民一起冲进黑夜。胎儿臀位、严重窒息、复苏抢救……徐爱红克服一个个危险情况,成功保住了母子,自己却累瘫在了地上。回忆起第一次被村民紧握双手,甚至下跪感谢时,徐爱红说“值了”。在那个年代,徐爱红用责任与技术,守护了方圆几十里村民的健康和希望。时至今日,她调离小店多年,仍旧有很多村民和她保持着联系,时不时送点自家种的花生土豆给她。

2013年,已经成为宁津县妇幼保健院产一科主任的徐爱红,依旧是无影灯下那个最忙碌的身影。有一次抢救一位胎盘早剥的危重病人,打开腹腔,子宫已经成了紫蓝色,大量的鲜血涌出宫腔,催产素无效!卡孕栓无效!欣母沛宫体注射效果还是不好。“切了算了!”台下参加抢救的大夫低声地提醒她。“不行!对于一个30岁的女人来说,子宫是多么重要!尽力保!”徐爱红坚定地说。其中的风险只有医生才懂,万一失败那就是一条人命,可是不保的话,这个女人就生不了了,两个家庭注定会因此而改变轨迹。好在徐爱红凭借丰富经验,选择正确,母子平安。

像这样的事情,产科常常碰到,徐爱红带领着她的团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严峻考验,也在考验中愈加成熟。  

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在诊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得到更多的安慰和鼓励。徐爱红始终践行“一日为医,终身为友”的理念,面对患者及家属时,她的脸上始终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她的微笑不仅可以给予孕产妇力量与希望,更让家属感到温情与感动。很多经她诊治,得到她帮助的病人,出院后都成了她的朋友,都特别亲切的喊她“爱红姐”。一声“爱红姐”,架起了医患沟通的桥梁,也拉近了患者与医院的距离。

家住相衙镇京城张的村民陈成先,妻子患有先天智障,家庭经济情况十分拮据,58岁才喜得千金。了解到这一情况,徐爱红自发组织了一次爱心募捐活动,全科室医护人员纷纷捐款捐物,贡献自己的一片爱心。二十多年的临床工作,徐爱红主任不仅将医院的温度如潺潺小溪源源不断地传递给了患者,更让涓涓温情在医生和患者之间脉脉流动。

徐爱红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患者,无论是节假日,还是白天深夜,只要病人需要,病房中总能看到她的身影。对于患者,她是一位好医生;对于同事,她是一位好主任好姐妹,而对于家人,她却有着太多的歉意与愧疚。74岁的老母亲脑血栓需要照顾的时候,她却在给一个接一个的孕妇做手术;女儿在幼儿园等妈妈来接的时候,她还是在给一个接一个的孕妇做手术……“你知道我最大欣慰是什么吗?”徐爱红问记者,她说,是女儿的研究生选了医学方向。

“以天使之心悬壶济世,以善良之本立身于世”,这是徐爱红初始从医的人生信条。她常告诫年轻大夫,做一名妇产科医生,要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要常怀关爱之心去救助他人。在这条保障母婴健康的道路上,她微笑着拥抱每一天,温暖呵护身边每一个人,为保障全县母婴健康默默耕耘、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