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好记者竞讲“好故事”,本报记者张明凯获二等奖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8月14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德州市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决赛在市博物馆举行。来自各县(市、区)新闻媒体及市属新闻单位的的13名参赛选手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讲述了他们亲历亲见亲闻亲为的德州故事,展现了一线新闻工作者的力量与担当,也深深感动着在场的观众。

  

对财富一词,该如何理解?比赛现场,本报记者张明凯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感人又励志的故事。2016年冬天,冯连鹏找到德州晚报记者,想要救助自己身患尿毒症的儿子冯知晓,但冯连鹏表示自己不想伸手要钱,只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买他的绿豆酥。

第二天,记者采访的《制售祖传绿豆酥 自筹救命钱》一稿在报纸上刊发,晚报微信公众号对事件进行了同步报道,全城涌动着购买绿豆酥的热潮,一周筹集善款11万元,帮助孩子顺利完成了手术。

为了能够帮助更多人,2017年,冯连鹏和妻子决定捐献器官,来报答社会对于全家的恩情,以另一种形式将这份大爱传递下去。

“这篇报道,改变了我对待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成为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张明凯坚定地说,今后,自己将继续执着地热爱记者这个职业,怀抱一颗初心,用手中的笔走好脚下的路,去收获更多的人生财富。

据悉,本活动由市委宣传部主办,以“增强‘四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为主题,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战线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更高标准和要求推动新闻队伍建设,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最终,经过激烈角逐,本报记者张明凯以9.5分的高分夺得第四名,荣获二等奖。

好记者讲好故事”是中国记协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展示记者风采、交流业务经验的重要活动,旨在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一步自觉贯彻落实“三贴近”原则,维护新闻工作者的崇高声誉和良好形象。

本报记者张明凯在比赛中发挥出色,获得演讲比赛二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