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近日,一位七旬老人来到陵城区滋镇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含泪说出自己几年来为儿讨债的经历。原来,老人的儿子王某曾借给张某8万余元,但对方只断断续续还了不到3万元,后王某去世,张某也想借机赖掉五万余元欠账,王大爷多次索要无果,只好申请法律援助。
经了解,王大爷一家生活比较贫困,他本人年迈干不了重活,孙女、孙子均未成年,而且孙子还是一个名脑瘫患者,原本唯一的顶梁柱就是儿子王某。2011年,王大爷听儿子说起自己好朋友张某需要用钱,虽然王某也不富裕,但仍东拼西凑分四次借给张某81228元,立有借条为证。
但张某并却未如期还钱,后来王某患病,不堪经济和思想压力自杀,留下年迈的父亲和两个孩子,为追回来的欠款是全家人一笔重要的生活费,王大爷决定拿着欠条去讨债。
可是张某到底是干什么的?家又住在哪里?王大爷对此一无所知,多方打听儿子生前好友,发现他们也不太清楚两人如何认识的,只知道张某现居住在济南,几次往返,王大爷终于“摸”到了张某家中。但对方一听王大爷来意,便找各种理由推脱拒不还款。
在不断的追讨欠款过程中,张某一共分数次偿还了28200元后再未还款。王大爷年事已高,张某又家住济南,老人多次往返深感力不从心。这期间,还有人劝他“欠条已经好多年了,可能都没有诉讼时效了,别白费力气了”,王大爷心中越来越焦虑,全家老小还指望着这5万元过日子,是不是真的讨不回来了?
为此,他想求助政府为其追讨欠款,维持日后生活。经核查,王大爷符合法律援助条件,鉴于老人岁数高,行动不便,居住地远,援助中心主动安排工作人员和法律服务人员为其上门服务。
在老人家中,工作人员现场受理了老人的法律援助申请,认真听取了老人的诉求,查看相关借据及还款材料并制作了谈话笔录,初步确定了案件办理思路,办案人员表示:“单从借条来看,确实有诉讼时效问题,但这几年张某曾陆陆续续还款,这就证明了他曾借款的真实性。”在工作人员不断释疑后,王大爷的焦虑情绪也终于平复下来。
目前,此案也已在陵城区法院立案。援助中心已为其指派律师,全程公益援助,争取尽快为老人追回欠款,缓解其生活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