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8日,由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夏季大型人才双选会,在鑫源国际二楼德州市人才综合服务中心招聘区成功举办。500多名求职者汇聚一堂,与182家招聘企业面对面,期望能在1237个岗位中寻得理想的职位。

上午9:00,活动刚刚开始,会场中已挤满了应聘者,他们认真浏览着每一个招聘栏上的信息,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好机会。记者在现场观察发现,机械工程师、研发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等字眼在招聘栏中频频出现,相反人们最为熟悉的行政、财务等岗位热度却大幅下降。

对此,多家企业在记者走访时表示,这不仅与企业发展需求有关,也体现了我市技术型人才缺口较大的问题。英凯模金属网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王辉告诉记者,以该公司急需的材料工程师岗位为例,虽然学相关专业的人并不稀缺,但想要保证应聘人胜任该岗位,不仅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熟悉国内外行业内的市场情况。而这样有技术又有经验的人才在德州十分稀缺,因此该岗位的招聘已经开展了半年多,依旧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
走访中记者发现,在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已走向国际的同时,市场对于企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体系完善、质量把控等方面十分严格。这就需要专业人员来对产品进行更准确的定位,企业对于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量自然迅速提高。
不仅如此,应聘者在入职后能不能为企业创造出良好的收益、发挥出自己的价值,也成为了招聘企业的关注重点。当在本地的招聘陷入瓶颈时,不少企业不惜支付更高的成本从外地聘请合适的人才。
据德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介绍,本次人才双选会专业涵盖机械制造、化学化工、电气、食品加工、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等50多个领域,人才需求6375人,现场达成就业意向630余人(次)。针对求职大学生较多的情况,该部门还在多功能区开展了德州市人才政策宣讲,对德州市人才政策“黄金30”条,进行了集中推介。
应届毕业生成为招聘会上的“香饽饽”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有冲劲、可塑性较强的应届毕业生更受企业的欢迎。很多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员在发现年轻求职者后会主动出击,询问对方的求职诉求、介绍自己的企业情况,以期望快速抢占人才。
据英潮辣业招聘负责人介绍,公司希望通过引进专业人才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企业底蕴,从而提升生产效益,达到高质量发展。 “除了参加招聘会引入人才,校企合作也是我们尝试非常成功的人才引进方式,由企业直接对接学校,向企业输送人才。”他说。
中国人寿德州分公司综合服务部主管张子磊忙碌的穿梭在人群中,向在场的求职者推荐着自己的公司,“招聘会对于我们帮助很大,这次来的大学生也很多。”据张子磊介绍,保险行业入职要经过严格的培训,只要努力学习,绝大多数新人都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主要还是看自己敢不敢迈出第一步。
奥来救援科技有限公司则表示,很多岗位都欢迎应届毕业生的加入,因为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都充满活力,积极性很足。企业需要这样的新鲜血液。
边就业边充电成为年轻人常态
“毕业半年时间,看着同学们纷纷有了稳定的工作,心里其实特别着急。”25岁的刘女士现在在某私企从事行政岗位,曾报考过事业编但没能通过,心气较高的她希望自己能够进入一个更高的平台谋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因此,近半年时间她一直在准备研究生考试。“我会赚钱养活自己,但不会放弃考研。”她说,“高学历不论在职业发展还是社会竞争力上都能垫高自己。”对此,她表示即使在面试时被问及,也会如实回答,而对于期望的工作,只要自己喜欢做着开心就好,薪资待遇都是次要的。
24岁的李女士已经是毕业后第三次参加大型招聘会了,据李女士介绍,她想找一个跟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最好离家近一点,工资待遇5000左右,双休最好,“我想趁年轻去各地旅游,完成我的梦想,”李女士说。
当记者问起本次双选会的成果时,李女士表示,理想和现实还是有差距的,工资高的没双休,有双休的没兴趣,作为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有限,自己在软件应用方面还不是很熟悉,跟企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回家后还需要继续“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