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2007年获德州市第五届青年科技奖;
2012年被德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德州市优秀中青年专家;
2019年被评为德州市卫生英才。
德州市住院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窒息新生儿血管活性因子变化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获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困难与小剂量红霉素促胃肠动力的研究,获市科技成果三等奖。
高雁翎,女,生于1967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儿科系。现任市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兼NICU病区主任,主任医师,滨州医学院、潍坊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德州市医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德州市新生儿危重症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分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学会围产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新生儿分会常务委员。
从医28年来,高雁翎始终保持一颗单纯、炙热的初心,凭着一股拼劲和韧劲,刻苦钻研,默默耕耘,忘我奉献,无怨无悔,多年奋战在全市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前沿,用医者之大仁大爱谱写医患佳话,获得了患儿家属及社会广泛认可的同时,赢得了业内一致好评。
立足岗位,苦练内功
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提高业务水平,是高雁翎重要从业理念之一。
2000年,高雁翎前往浙江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专业进修,系统、深入地学习了新生儿危重症的救治技术,给很多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当年她成功救治的胎龄28周、体重仅1.2kg的早产儿,目前已经成长为身高180cm的小伙子。当孩子考上德州二中,看完录取榜单之后,妈妈带他第一个来到高雁翎面前,由衷地感谢把他从死亡线上挽救回来的救命恩人,场面令人动容。
患者的认可和赞誉更加坚定了高雁翎做好儿科临床工作的信念。她潜心钻研,不断创新,率先在全市开展了新生儿呼吸机应用、新生儿液体疗法、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早产儿喂养困难、新生儿重症监护等新技术,攻克了一个个行业难题,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多项技术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曾经一个重症黄疸患儿,在北京、济南等地多家医院就诊,在被告知几乎治疗无望的情况下,经过高雁翎大夫的精心治疗,患儿完全康复。患儿家人万分感激,在赠送的锦旗上写下了“京济医院无救治,妙手回春在州城”的感言,为科室和医院赢得了荣誉。
服务全心全意、一丝不苟,技术精益求精、永无止境。为进一步充实、提升自己,高雁翎先后参加了潍坊医学院在职研究生学习及国际新生儿呼吸进展学习班、全国新生儿医学进展学习班等各类学术讲座及学术交流活动。2018年,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为了引进新技术,她毅然再次奔赴国家级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新生儿科学习半年,目标只有一个:练就过硬技术本领,一切为了孩子健康。
爱岗敬业,苦干实干
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
高雁翎明白,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选择了儿科这个专业,就意味着付出和汗水,意味着责任和担当。因为每一次救治,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治疗本身,还有一个个家庭满怀期待和渴望的眼神,容不得自己半点马虎和懈怠。
自担任儿科副主任并全面负责NICU日常工作后,高雁翎千方百计大力提升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水平,努力把市人民医院NICU建设成为德州市新生儿危重症救治中心,承担了德州11县市区及周边区域的新生儿危重症救治及指导任务,指导县级救治中心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推动了全市医疗机构新生儿疾病诊治规范化、同质化建设。
作为德州市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NICU,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病区每年收治危重新生儿1400余名,其中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50余名。从医28年来,特别是自2013年担任儿科副主任并全面负责NICU的日常工作以来,高雁翎初心使命化为自觉行动,展现了一个优秀医务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据统计,经高雁翎的双手救治过上万名危重新生儿,NICU抢救成功的最小出生体重为670克,最小出生胎龄为25周,危重新生儿救治成功率达98.5%以上。
一串串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饱含着高雁翎数年如一日的辛勤汗水和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抢救。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高雁翎舍小家顾大家,风里来雨里去,兢兢业业,默默付出,任劳任怨,无怨无悔。无论什么样的节假日,她都会出现在病房、来到患者身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新生儿父母亲和家人的殷切期待、焦灼的目光,都是高雁翎义无反顾、冲抢在前的动力,只有竭尽所能、拼尽全力,患者无恙,她才心安。
有一次,高雁翎曾主管的三胞胎患儿,胎龄还不足7个月,均为极低体重儿,而且有窒息、生后青紫、反复呼吸暂停等症状,生命危在旦夕。面对幼小的生命和家属期待的目光,她一丝不苟制定治疗方案,先后进行吸氧、补液、呼吸监护、血氧饱和度监测、抗感染、静脉高营养、呼吸机治疗等一系列抢救措施,整整两周时间一心扑在患儿身上。随着治疗的深入,患儿病情逐步趋于稳定并脱离了危险,最终痊愈出院。看到三个健康的婴儿,消瘦一圈、疲惫不堪的高雁翎感到无比欣慰。家属送锦旗以示感谢,但红包及礼品被她断然拒绝了。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大医精诚,医者仁心。多年来,高雁翎坚持“爱心”服务,不管何时接到病人家属电话,都毫无怨言赶到医院。同时,高雁翎注重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和沟通,针对有康复希望而家长自愿放弃治疗的情况,她苦口婆心进行大量说服教育工作的同时,更会以强烈的责任感、过硬的技术及时予以治愈,挽救了大量患儿的生命;对于那些因欠缺医学知识而产生不解和误会的家长,她会通过耐心的解释工作消除他们的疑虑,并因病用药、合理用药,使患者家庭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赢得了患者的广泛信任。
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高雁翎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她以过硬的业务技术、良好的医德医风诠释了医者仁心,获得了患儿家属及社会各界的一致称赞。
精益求精,开拓创新
专业理论研究成果丰硕
尽管取得了耀眼的成果,但高雁翎没有满足于此,她有更远大的目标和追求。多年来,她始终关注国内外医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倾注大量时间和心血潜心钻研,不断开展新技术,提出新观点,总结新经验,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医学临床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通过汲取多方面新生儿治疗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结合自己多年来丰富的临床经验,高雁翎写下了具有重要临床实用意义的论文著作,在国家和省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并作为科技成果得到肯定和积极推广,其中作为主研人承担新生儿专业科研课题7项,获德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发表论文20余篇。
同时,高雁翎还主编了《新生儿疾病基础与临床》等著作三部,内容新颖,注重实用,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为一体,为广大医务人员和医学院校学生提供了临床实用的工具书,也为我市临床医学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多年来,她被评为市人民医院和滨州医学院先进带教老师,在滨州医学院、济宁医学院、菏泽医专、德州卫校等多所院校负责带教工作,并为滨州医学院每年授课36学时,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入医学教学中,使学生们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
2016年,高雁翎发起成立了德州市医学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为全市新生儿专业医生搭建了良好的学术平台,聘请国内及省内知名专家授课,开展课题讲座30多次,并举办了山东省继续医学教育省级培训班——新生儿危重症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提高了全市新生儿医生处理危重症的能力。
辛勤的汗水浇灌出美丽的花朵,培育出丰硕的成果。凭借在新生儿专业领域的出色成果,荣誉纷至沓来:2003年荣获德州市第四届青年科技奖,2007年荣获德州市第五届青年科技奖,2012年被德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德州市优秀中青年专家, 2017年被评为德州市医学会优秀会员,2018年被评为德州市优秀质控中心委员,2019年被评为德州市卫生英才。但对高雁翎来说,这是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