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什么是法?
所谓法,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等。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而在我们生活中所能触及到的社会层面,更多的是法律。古代诗人张居正说过“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那么,法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又能带给我们什么作用呢?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件事,一天早晨8点多,张女士刚起床,就听见院里一片嘈杂:原来是他们院子一个老爷爷由于年岁已高,反应稍慢,骑自行车稍稍碰了一条小狗,牵狗人不依不饶,非得逼老爷爷赔偿。张女士看到情况就下了楼,问清了碰狗的时间后,对牵狗那人说:“第一,我们需要你出示合法的养犬证。第二,您遛狗的时间不对,有关法律规定是晚7点以后至第二天早7点之前~”听了张女士的话,牵狗人也自觉理亏,吵闹了几句就走了~
从这一件小事,我们不难看出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法律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注重人们的内心活动,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
从小学我们就会接触到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我们明白了法律在我们身边的作用,也渐渐的学会了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维护他人的权利。现如今,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面对不断进步发展的社会,我们更应该学法、尊法、守法、用法。
根据有关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概率大幅度上升,可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对我们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在学校里不遵守校规校纪,在社会不讲社会公德,他们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反规则的,但无法真正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保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但是,习惯成自然,这就使原本可以改变的现象变成了难以弥补的后果。那么怎样才能使青少年明白法律的意义,尊守法律呢?这就要求青少年在学习中遵守校纪校规,遵纪守法,严以律己,在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知错便改,树立自强、自尊、自重、自爱的品格,争当一个文明的新时代青少年
身处在大学生活中的我们,深知大学生活是一个小的社会群体,同样也会遇到需要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权利的时候。我们都曾做过这样一道题:当自身权利受到侵害时,该怎么办?往往我们得到的答案是,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力。但当我们真正遇到类似的事情时,却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从而放弃了自身的权力。然而这种态度是纵容他人继续犯错的行为。我们既然学习了法律,就要善于运用法律,以法律之矛,功法律之盾,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因为重要所以守法。法律所规定的内容是着眼于人民的利益,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学习遵守法律,更没有理由背道而驰。在我们身边,同龄人知法犯法的例子有很多,为了我们自身,为了家人,为了更美好的明天,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遵守法律?每当我们做一件事时,都要学会三思而后行,想想有没有触及到法律,如果没有,便可放心去做。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身为青年的我们,有着共青团员的责任,更要时刻衡量自己的行为,时刻记住学和思,为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
古文中写道“治人者,法也;守法者,人也;人法相维,上安下顺”。法律这个词在我们心中是神圣的,它能够指引我们向着光明的道路前行。法律是和谐的基础,有了法律我们才能安心,社会才能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因此,让我们一起学法、尊法、守法、用法,让法律永驻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