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作品|我与普法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法律,这个并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几千年来,人类不断追求的也就是这两个字了。但法律是无情的,只要你触犯了法律,那么你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从轻到重,法律必须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约束力,是法律的一大特征。一个人刚出生时就与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同时也必须受法律的约束。一个国家与法律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法律是人们安全的保障,有的不法分子扰乱人民的正常生活,给人民群众的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此时公民就会利用法律这道护身符保护自己,不让罪犯继续猖狂,这就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谈到法律让我想起了一部电视剧,这个电视剧的年代很久远,我也是听初中的政治老师偶然提到的,这就是《秋菊打官司》。《秋菊打官司》这部电影是一部经典之作,很多人曾反复看了这部电影多遍,并不只是因为这部电影的故事立意好、演员演得精彩,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为了弄明白秋菊非要讨个说法,这个“说法”到底是什么。故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村民万庆来(秋菊丈夫)要在地里搭个棚子但遭到了村长的强烈的反对,因为这是违反国家文件规定的。一言不合两人便争吵了起来,万骂了村长一句“断子绝孙”(村长家有四个女儿,唯独没儿子)。村长一怒踢到了万“要命的地方”,秋菊要村长认错,村长坚决不肯,她就一级一级往上告,非要讨个说法。正在二审期间秋菊难产,村长带人把秋菊送到了医院这才母子平安。待到万家要办满月席要请村长上席之时,村长却因对万造成轻微伤害而被公安局带走拘留15天。在村口望着远去的警车,秋菊一脸疑惑:我只是要讨个说法,怎么把人给抓走了,其实接触过法理的人都明白,这个“说法”就是民间法在电影中的集中映像,而中级法院的判决便是现实存在的法律。

    在我们心中高悬着两盏明灯,一盏是信仰,一盏是法律,如果说信仰是前进的方向,那么法律便是前进的航标。在浩瀚的人生海洋中,如果我们是一只漂泊不定的小船,那么,法律就是我们的导航灯,为我们指引前进的道路。周公制礼,韩非说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大凡有成就的人无不奉公守法,明礼诚信。军令如山的孔明挥泪斩马谡,他的心中是军法;铁面无私的包拯忍痛铡亲侄,他的心中是律法;鞠躬尽瘁的周总理带头守法,他的心中是国法。“法”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他们心中闪烁,照亮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照亮了千年。在包拯的公堂上,“法”是那张高悬的明镜,一尘不染;在老百姓的心里,“法”则是那台公正的天平,不偏不倚。

    当今社会是法制的社会,全民普法,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实实在在的追求。“知法懂法、守法护法,修身立德,立志报国”是我们必然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应将法作为生活的准则来规范和约束自己。只有认真学法,才能知法懂法;只有懂法,才能成为一个守法的公民;只有我们自己守法,才能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利,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法律至高无上的尊严。我们要用“依法治国”的方略去营造一个社会欣欣向荣、人民安居乐业的伊甸园,去实现祖国和人民的最大利益和最崇高的理想,去追寻法的真谛。

    法在我心中,法在你心中,法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将“法”根植于内心,让“法”在我们的心中烙下深深的印记,让心中的法更加茁壮成长,更加根深蒂固。时代呼唤法律,让我们共同努力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让我们在物质丰富的今天,用法律充实自己的思想,让法与我们同行!让法律的痕迹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