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岁至60岁,市博物馆83位志愿者正式上岗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8月20日,德州市博物馆首批83位志愿者,经过一个多月的系统专业培训,正式上岗,第一组的杨雪芹、李铁柱等4人成为市民最先见到的志愿者面孔。本次志愿者服务是市博物馆首次大规模面向社会征集,人数多,年龄跨越大,涵盖社会各界人士。据悉,自此每周二至周日,市民都可享受志愿者的定点讲解服务。

志愿者要负责什么

自今年5月份开始,德州市博物馆开始面向社会征集志愿者,共有210人通过邮件和电话方式报名成功。后经过筛选和面试,有67名志愿者通过考核,成为2019年德州市博物馆第一批正式志愿者,加上2018年志愿者和外事翻译志愿服务队,目前德州市博物馆共有83名志愿者。

志愿者的主要职责主要有二,首先是市民提供定点讲解,根据展厅内容分为文物介绍、德州历史等;其次是对参观团体进行指引,并为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教育服务。

德州外事翻译志愿服务队的加入,让队伍的专业性有所提高,当接待外国参观者时,可进行相应的翻译服务。

据市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招募仅为首批,经过半年至一年时间的运行,将进行第二批志愿者的招募,并最终将该团队固定下来,能不间断的为市民提供服务。

上岗前培训了什么

首批志愿者团队中,年龄跨度从19岁至60岁,在岗人数超2/3,自由职业者和退休人员占1/3。所以,大部分人是利用可贵的休息时间,前来进行志愿服务。

在上岗前,83名志愿者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课程包括瓷器基本知识、普通话发音训练、讲解礼仪培训、德州地域简史、青铜器基本知识和陶器基本知识等,正式上岗前,每个人还进行了实地讲解训练。

市博物馆专职讲解工作人员坦言,志愿者中有三四人堪比专业,他们是历史老师,知识储量丰富,且面对公众的心理素质绝佳。但大部分人都是来自其他行业,有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律师,也有企业职工和大学生。

杨雪芹今年51岁,是4位首轮上岗志愿者之一,也是组长。她从事校对工作近30年,历史知识是强项,文物讲解则需多费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20日上午,在进行了第一展厅和第二展厅的讲解后,她对自己的表现不甚满意,因为一位小朋友提出的问题,自己竟然无法解答,只能告诉他“我不知道”。她表示,对于文物知识还会继续多加学习。

市民将享受什么

据了解,由于人手不足,该批志愿者上岗前,市博物馆只针对30人以上团队提供讲解服务,零散市民到馆后只能自行参观。“志愿讲解员的加入,很大程度上填补了人员方面的短板,市民到馆参观可以体验到更好的服务,了解更多的文物、文化和历史知识。”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说道。

根据安排,每周二到周五,每天4场讲解,4名志愿者值班;周末时定点讲解增加到每天16场,20名志愿者为市民提供服务。

见到有讲解服务,市民都表示十分欢迎,“原来到这里都是自己参观,满眼的器物、文字,很生硬,看看就走了,记不住学不到东西。志愿者从旁讲解,能让我们了解了很多文字简介上没有的东西,体验感很好。”市民周先生说。

“知识需要传递才更有力量。博物馆是收藏人类记忆、珍藏民族灵魂的地方,是城市功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模块。希望通过这次尝试、通过义务讲解员们的努力,把更多市民带进博物馆,让更多市民爱上博物馆。”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说。


德州市博物馆讲解时间表(周一闭馆)
周二至周五

上午

 第一展厅讲解时间:9:30-10:30   

 第二展厅讲解时间:10:30-11:30        

下午

第一展厅讲解时间:2:30-3:30    

第二展厅讲解时间:3:00-4:00      

周六至周日

上午

第一展厅讲解时间:9:00、9:30、10:00、10:30     

第二展厅讲解时间:9:30、10:00、10:30、11:00                   

下午

第一展厅讲解时间:2:00、2:30、3:00、3:30       

第二展厅讲解时间:2:00、2:30、3: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