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圆 | 入伍四年累积回家23天:一家不圆万家圆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谈起中秋节,葛宇扬的妈妈首先想到的是四年前在德州火车站孩子远去的背影,“当时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父亲告诉孩子,这是你第一年在外面过中秋,到时候要给家里打电话,给爷爷奶奶说说话,听到这话时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

2015年,大一学期结束的葛宇扬萌生了入伍的打算,父母对他的想法表示了支持,但是也有自己的顾虑,葛宇扬在去成都科技学院念书后,每年也只有在寒暑假会回家,入伍之后再见到孩子便要更难了,虽然为孩子的决定感到骄傲,但是对以后的聚少离多,父母也难免感到不舍。

在入伍以后,葛宇扬一家也只有在周末的时候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有时因为工作繁忙,葛宇扬的爸爸没时间和孩子打电话,都会事先把自己想说的事情告诉孩子的妈妈,让她转述给孩子,家中三人的合影一直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在电话通话结束后都要擦拭一下相片镜框。

葛宇扬的妈妈告诉记者,儿子在电话里从来没有讲过不好的消息,“在新兵训练的时候其实很担心他会不会很累很辛苦,但是电话那边永远是在讲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战友们也对他很照顾,他一直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很多事情怕我们听了难过,便从来不会在电话里提及。”

服役的四年里,葛宇扬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加在一起也只有寥寥23天,他每次回家父母都会准备上月饼、元宵再煮上满满一锅的水饺,把每个不能一起度过的节日都放在了相聚的这几天,葛宇扬在家中很少谈论自己在部队的工作,只是在临别时告诉父母,他会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珍惜这段为国家奋斗的时光。

每个中秋在部队里的葛宇扬对家乡也有着很深的思念,却始终没有向父母倾诉过这种的情感,不能回家陪父母欢度中秋,也有着深深的遗憾,但他内心依然是以责任的坚守为重,“一家不圆万家圆”这句话成为了葛宇扬心中的安慰。

自葛宇扬踏上开往军营的列车已经过去了四年,他的父母也将迎来第四个没有团圆的中秋节,在这段时间里葛宇扬的爸爸也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这些年来他在北京服役,肩上的责任很重,比起我们一家的团聚,他现在做的事情更有意义,我从小教育他做有责任感的人,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是最大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