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妇幼保健院
麻醉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2018年8月,获德州市卫计委和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德州市百佳医师”称号;
2018年8月,获德州市妇幼保健院“双十佳中青年医师”称号;
2017年12月,获德州市生育全程服务技能竞赛个人优秀奖。
2017年8月,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中国妇幼保健》发表论文《椎管内分娩镇痛在子宫收缩中的应用优势分析》;
2017年11月,《一种麻醉科用医疗吸痰装置》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2018年9月,《麻醉药物浓度调节器》获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王清枫,德州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的副主任、主治医师。2004年参加工作至今,他默默“躲”在手术台后,醉心麻醉事业,勤于治学,无怨无悔地为患者服务15载。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麻醉医生的工作只是“打一针”。但是在王清枫看来,患者希望术中安全、无痛,而外科医生则需要平稳和良好的手术条件,这些都需要麻醉医生来保障,毕竟有时普通手术也可能隐藏了巨大危险。
记得2011年的一次剖宫产手术中,刚开始没多久,产妇就停止了呼吸和心跳,王清枫见状,立马对产妇进行气管插管,用机器向肺内送氧气,同时指挥手术医生进行胸外按压,并安排护士给予抢救药……经抢救,产妇血压和呼吸恢复了,但仍然没有意识。此时手术继续,胎儿娩出后状况也不好,王清枫立刻给胎儿气管插管,进行抢救。半个小时后,孩子洪亮的啼哭声响彻手术室,王清枫和同事们一直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
在麻醉专业方面,他技术全面,产科全麻、小儿麻醉、腔镜手术麻醉、动静脉穿刺、超声引导及各种可视设备等驾轻就熟,主张“任何操作细节都要有理论支撑”,做到科学规范,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对病人损害,避免并发症发生。2014年他自北京协和医院进修回来后,修订了科室操作常规,使全科人员麻醉操作规范统一,大大提高了全科麻醉水平;积极推进分娩镇痛普及,医院分娩镇痛服务开展多年,但效果一般,镇痛率仅为20%左右,他通过学习实践,提出全产程镇痛理念,制定了操作规范,得到了医院领导大力支持,孕产妇从进入产程就可以实施镇痛服务,一直到分娩结束,全程无痛并且肢体活动、分娩用力丝毫不受影响,孕产妇舒舒服服度过产程。如今,医院的分娩镇痛率在90%左右,满意度达98%以上。
在服务病人方面,他的原则是,当遇到难以决断的问题时,首先考虑的就是病人利益最大化,病人的需要就是努力的方向。工作中,许多病人惧怕实施麻醉,尤其是分娩镇痛中,好多孕妇因为产痛和害怕无法配合麻醉穿刺,叫喊着剖宫产,他总是耐心沟通,并在其短暂的保持不动的间歇内迅速完成操作,痛感消失后,患者连忙道歉并致谢,产科医生和助产都啧啧称赞,避免了剖宫产手术。
今年3月,市妇幼保健院被授予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6月15日,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又牵头成立了德州市医学会分娩镇痛专业委员会。下一步,王清枫打算借助专业委员会的平台,提升全市的分娩镇痛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