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德城区如火如荼地进行,德城区将争创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的内在动力与服务民生有机结合了起来,该区行政审批部门更是以这次创建为契机,以规范、高效审批,倾情服务民生,为全面提升城市颜值把好第一道关槛,努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出台7条商户集中路段牌匾审批标准
城市如人,第一印象是颜值,大街小巷中的门头牌匾既是商家的名片,更是城市“颜值”硬件体现。德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门头牌匾规范审批作为把好提升城市容貌的第一道门槛,通过从源头规范不断加强城市立面管理,坚持边宣传、边服务、边审批、边规范,高标准,严要求,分类施治,从3月底承接牌匾审批业务以来,半年办理700余件,实现了城区街路两侧新设牌匾高档、美观、整齐、亮化,让美丽的德城增添了无限风采。
为让商家“名片”扮靓城市“容颜”,德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对德城的门头牌匾从审批源头强化规范,按照相关要求,出台主城区七条道路门头牌匾审批标准,将文化路、新华路、新湖路、青年路、向阳路、地安街、迎宾路七条商户集中路段作为规范重点,对广告牌匾设置的位置、规格以及字体排版设置统一标准,严格备案审批程序,要求凡是在城区新设广告牌匾的,必须事先按要求进行设计,并制作效果图,经审批后方可施工,确保城区新设置的广告、门头牌匾设置规范、制作精美,做到整齐划一,与街景协调一致,提升城市形象。同时,着眼于长远利益,对每条街路所设置的门头牌匾先进行总体规划,在审批时首先按照规划看该牌匾的色彩、内容、大小是否与周围环境、建筑物相一致,然后再进行定位,使门头牌匾设置更合理。审批局还采取了“批点理线带面”的方法对城区的广告牌匾进行审批规范,使各个门店的门头牌匾达到了一店一牌的标准。同时,该局对已审批设置的广告牌匾进行了电子立档,一条街一本档,基本实现了对城区门头牌匾的统一管理。
道路挖掘、道路占用等5项市政设施建设类审批即收即办
市政设施的建设不仅牵涉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更是城市外在的穿衣戴帽,关乎一座城市的形象。随着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要,而城市建设的速度,直接制约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
区审批局从创新服务机制入手,严格规范破路维修、道路围挡等5项影响城市“保序”“保洁”的市政建设类审批,逐一查验施工方案、安全评估报告等相关建设资质与材料,严格按照规范标准予以审批,要求施工单位提供设置施工警示牌、做好临时交通设施、施工材料堆放有序、环境保护措施得当、暴露垃圾处理及时有序等内容的文明施工相关措施,从源头把控市政设施建设规范有序。与此同时,该局还积极探索惠民利民便民举措,以人性化审批为目标,推出“提前介入、上门服务、现场办理、即收即办”的高效审批服务模式,即改变审批环节,将勘查前移,沿街商家店铺申请施工占道手续的,可由工作人员填表指导和提前占道核查,窗口审核简化,符合要求的即报即办,同时,勘查人员对施工占道维护等问题进行现场规范,改善系列程序审批时间长、环节拖沓等阻碍城市加速建设的因素,缓解了城市快速发展建设与审批手续拖沓之间的矛盾,不断为加速城市建设、市容改善增添审批内力。据统计,4月份以来,该局对中燃城市燃气公司铺设燃气管道、市热力发展公司漏点维修、市立医院宿舍给水改造等20余件市政建设类审批全部即收即办。
规范户外临时商业和非商业活动的审批
如果说规范门头牌匾、市政设施体现的是城市静态的容颜,那么规范户外设置演出台、促销台、帐篷、拱门、立柱、彩旗、空飘等形式的户外活动设施则是展现的城市动态的内涵。虽说户外广告设置、公共场地从事设置气拱门、促销、展销、演出、产品宣传咨询等商业活动和非商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城市的活力,但因影响交通、污染环境、影响市容市貌往往被人诟病。
作为人口、商铺密集的主城区,为进一步加强,改善市容市貌,区审批局从户外广告设置和临时活动审批的源头抓起,严格审批,规范设置。按照《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区审批局根据区域、路段的实际情况,对主干道、广场、景观点等区域设置户外广告加强审批管理,对沿街商铺门头牌的设置和更换,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审批。另外,该局还严格程序,依规办理,对申请户外广告设置、公共场地从事设摊经营、设置气拱门、促销、展销、演出、产品宣传咨询等商业活动和非商业活动的单位或个人,须提前到该局提交《在城市建筑物、设施上张挂、张贴宣传品申请表》及效果图、身份证复印件等相关申报资料,相关股室审批人员现场勘察符合要求后,在获得相关部门审批许可后才能开展活动,从源头上把控,进一步为广大市民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自4月份到目前,共审批临时活动申请150余家。“走在街上耳朵和眼睛清净多了,精致的牌匾令人赏心悦目,违规临街促销、乱搭乱建的现象没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有了新的改善。”家住德城区东地路的市民李女士满意地说。创城更为民生计,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给德城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城市颜值的提高也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规范着市民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提升着市民的素质,带动市民主动参与城市管理、维护城市环境。德城区城市“管理上水平”与“市民提素质”之间正在形成一种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