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丰收 致敬奋斗
中共德州市委农办主任 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 郭平银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借此机会,谨向全市广大农民朋友致以节日的美好祝福!
如果把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史比作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那么“中国农民丰收节”就如同一枚朱红的钤印,尤其正喜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站在这伟大的时间节点上再回首,对“丰收”一词有着更多感慨。
德州是传统农业大市,而在1950年时,粮食产量仅有10.677亿公斤,底子薄、靠天吃饭,300多万群众在为如何吃饱肚子而发愁。在党的领导下,德州农业农村农民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实现新的发展,一辈又一辈的德州农民,用辛勤劳作创造着奇迹。
到如今,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年均80亿公斤左右,不仅让580万德州人民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为全国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支撑——全国首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地级市、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粮食高产创建“德州模式”全国推广、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智慧农业大棚在德州建成启用、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京津冀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德州已在全国农业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新时代的丰收,不仅是产量高、收成好,还有了新的特征和内涵。
我们正从一家一户的传统农业,转向集约化、新形态、有创意的“新农业”。
种田方式越来越现代化,“互联网+”、“物联网+”推动农业进入大数据时代,科技的力量让田野焕发出新活力。
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年轻人扎身土地,使得农民不再是身份代表,更是一种职业选择,现代农民正成为农村农业发展的主体。
越来越多的新型农村社区崛起在德州广袤大地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发展,传统村落焕发出新的时代生机,满足着人们对现代田园生活的梦想。
今天的丰收令人陶醉,未来的丰收更令人向往。新时代的丰收路,注定是一条奋斗者的幸福之路。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确定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字总要求,全面擘画了中国乡村发展的宏伟蓝图和美好未来。2018年4月,刘家义书记在德州调研时,要求我们“在全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率先突破”。
这对德州而言,是推动德州农业由大到强、农民致富奔康、农村富裕美好的重大战略机遇。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农村的发展,带着技术、资本、文化投身农村,在希望的田野上收获人生价值。我们也祝福所有的父老乡亲在这片土地上更好地守望幸福、收获美好的生活,继续以广阔的胸怀、无比的勤劳,在实现乡村振兴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留下德州人的坚实足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