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华锐 】“德州好医生、德州好护士”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郭华锐

临邑县人民医院

心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个人荣誉

2016年4月 被德州团市委评为“共青团系统先进个人”;

2016年6月 被德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德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评为“二0一五年度全市药械安全性监测工作先进个人”;

2018年3月 被山东省团省委评为“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


科研成果

在《APOPTOSIS》杂志上发表SCI文章:《GART mediates the renewal of intestinal epithelial barrier via p38/p53/PUMA cascade in colitis》。


  

用心守护健康

他工作起来废寝忘食,加班加点从无怨言;他与死神赛跑,急诊手术风雨无阻;他少年老成,面对疑难杂症从不慌乱;他年完成各种心脏介入手术200余台,抢救各类心脏急危重症患者300余人;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踏实进取,精益求精,用心用汗水守护人民健康。

他,就是临邑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郭华锐。

郭华锐,男,33岁,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同年参加工作,现任临邑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兼职山东老年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委员,曾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学习2年。

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郭华锐每天的工作都是从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开始,心血管疾病的突发性、严重性不容忽视,要求患者立即正规治疗改善预后,但其疾病发作的间歇性及患者的不重视常常延误治疗,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郭华锐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转变为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语言,不厌其烦的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问,解释疾病的转归及正规治疗的方法及重要性。门诊、病房数十年如一日,对每位病人都认真解释、仔细检查、积极治疗。

作为心内科医生,他每天都要面临大量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合并症多,病史冗长、病情复杂,常常需要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不仅要根据不同的患者因人而异选择各种治疗方案,还需及时观察用药及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郭华锐经常加班加点,床旁观察危重患者一般状况,胸腔穿刺疗效,患者心率、尿量情况,他都熟记于心。年轻大夫都感叹:郭主任对患者太用心了。他经常教育年轻医师: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既然干了,咱就把这件事干好;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这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的责任。

有一位心肌梗死后心衰的患者,晚上10点多突然发病入院,气短憋喘无法平卧,当值夜班一年轻医师应用各种抢救药物后无效,果断给郭华锐副主任打去了求援电话,他二话没说迅速赶到了医院,经过紧锣密鼓的分析,考虑患者治疗效果差与严重的酸中毒相关,给予纠正酸中毒后再次应用抢救药物,患者症状逐渐缓解,最终转危为安,郭华锐也在患者床头守了4个小时。

郭华锐视病人如亲人,他总是说:患者本身就被疾病所折磨,我们必须从患者角度出发,为他着想,换位思考才能给予患者最好的服务。所以怎样让患者少跑路、让患者少花钱,协调处理各项治疗困难也成了他肩上的一份担子。

一位老爷爷因心脏病住院治疗,唯一伺候老爷爷的老奶奶也因脑血管病后遗症腿脚行动不便。患者一入院,郭华锐就注意到了这个特殊情况。他对两位老人家说:“老人家,你们行动都不便,有什么事别自己到处跑了,交给我们吧。”说罢,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在了纸条上,并叮嘱医生护士处处关照两位老人。很快老爷爷病情好转,出院时老爷爷激动地递给了郭华锐一张信笺,上边是老人家亲手写的感谢信,虽然字迹歪歪扭扭,但饱含都是感激与信任。

踏实进取 精益求精

从医10年来,郭华锐始终对医疗知识不间断学习,全面了解掌握国内外本专业先进的诊疗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撰写论著、论文多篇,积极开展了新技术项目,大大提高了正确诊断率和危重病抢救成功率,为了进一步充实自己,他于2012年至2014年前往全国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进修学习,在那里,他吃住在科室和手术室,就是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例危重病例的诊治、不错过任何一例疑难手术的操作,他坚信苦点累点都是小事,趁年轻多学习医疗知识,回到家乡才能尽可能的帮助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2014年,郭华锐进修结束后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积极致力于技术改进、精益求精。将在阜外医院学习的先进治疗理念及治疗方法积极付诸实践。带头在科室内普及了临时起搏器植入、CVP监测、冠脉桥血管介入、IABP应用、IVUS使用,使原本就走在德州市前列的心血管诊疗水平更上一层楼。

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辛劳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胸痛中心建设提上日程、市级重点学科评选迫在眉睫。郭华锐作为年轻的学科带头人,自然而然的接过了重任。但他并没有被困难所压倒,因为他知道,经过了这几年的努力,临邑县人民医院心内科踏实进取、精益求精,在业务能力及技术水平上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水平,主要是展现自己所做的,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找出自己不足,及时完善,让自己的业务技术水平更上一层楼。

胸痛中心建设上他主张大踏步向前走,不断优化抢救流程,与时间赛跑。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而之前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各科室衔接不到位,环节把关不严,甚至可能出现延误抢救。胸痛中心建设任务下发后郭华锐带领心内科团队不分日夜,查找各环节流程的纰漏,查漏补缺,总结归纳出符合胸痛中心建设又适合本院自身情况的抢救流程图,对各个环节均做出了详细的说明,明确了责任范围,大大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管开通时间。同时郭华锐和他的团队24小时听班,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到院,全部团队20分钟内到位,不分昼夜。他们的努力最终得到了国家胸痛中心验收领导的认可,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顺利挂牌标准版国家胸痛中心。

市级重点专科方面他主张积极自荐,第一时间上交了德州市市级重点专科策划书,对照市级重点专科要求,加班加点找出不足,及时改正,努力达到相关条款要求;积极展现自己所开展的业务工作,增强信心。最终,临邑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顺利通过了德州市市级重点专科评审。

他经常对年轻医师说:“我们追求的不是这些称号和荣誉,而是通过这些称号和荣誉的评审过程找出我们的弱点和不足,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踏实进取、精益求精,从实际角度提升我们的医疗服务能力,让更多的患者接受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义务服务 走向基层

2014年的一篇文献报道深深扎进了郭华锐的心窝:欧美等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患者增长率逐年下降,马上将迎来心血管病发病率的历史性拐点。

这一篇简短的文章对于普通人来说仅仅是意思的表达,但对于一名心血病专业医生,特别是心系患者、渴望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医生来说是相当有震撼力的。因为郭华锐知道,自从他参加工作以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且现阶段年轻化特点越来越凸显,一旦确诊心血管病不仅花费巨大,且致死致残率高,生活质量下降明显。

郭华锐和他的心血管团队查阅了大量文献,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制定了一系列的健康宣传讲座,在科室里利用闲暇时间将患者家属聚集到会议室,向大家讲授健康生活方式、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防治,取得了良好的反响。郭华锐看到其中防治心血管病蕴含的巨大的机会和空间,他想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基础疾病的防治不应只局限于医院内,应该走出去,走到基层,直面群众;此时恰逢临邑县人民医院成立团总支,他自我推荐,经过层层选拔当选为医院团总支书记,借助团总支的平台,召集年轻医师成立了临邑县人民医院志愿服务队。利用闲暇时间号召年轻医师下乡义诊,传授健康知识,临邑县12个乡镇及街道办均留下了他的足迹。

记得一次义诊中,一位老奶奶前来就诊,劳力性胸痛伴濒死感,症状十分典型,郭华锐接诊了老奶奶,询问后患者儿子女儿均在外打工,患者为留守老人,但老奶奶症状典型、心电图缺血明显,随时可能出现急性心肌梗死,郭华锐询问了老奶奶的家属电话向其详细说明了患者情况,家属十分着急,郭华锐一边安抚家属,一边联系医院和村镇两级政府,先将患者送达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办理绿色通道,及时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做了冠状动脉造影,造影提示患者粗大前降支近段病变,狭窄超过95%、命悬一线,一旦闭塞几乎无抢救成功可能,经过介入治疗后患者转危为安。从广州赶回的患者家属抓着郭华锐的手久久没有松开,激动地湿了眼眶,已经说不出什么千言万语,指示一遍一遍的说:谢谢 谢谢……

正是凭借着一腔热血,他俯身下基层5年,每年义诊及健康宣讲30余次,为临邑县心血管病防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18.5郭华锐同志被山东团省委评为“山东省优秀团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