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县中医院重症监护室 护士长
先后被授予“德州市杰出护理工作者”、“宁津县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带领的科室连续3年被医院评为“优秀护理团队”、2019年被授予宁津县“巾帼文明岗”
在全县率先开展了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为全县危、急重患者建立了安全的生命通道。
刘显华,2010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系,同年入职宁津县中医院,2013年至今担任ICU护士长。先后被授予“德州市杰出护理工作者”、“宁津县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其带领的科室连续3年被医院评为“优秀护理团队”,2019年被授予宁津县“巾帼文明岗”。
驰而不息,练就过硬护理本领
虽然经过了护理本科专业系统的学习,但当她初次面对ICU危重病人满身的导管、线路,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微量泵、除颤器等先进的仪器设备时,她还是茫然了。但她很快镇静下来,并积极投入到各种学习中去。ICU的护士就像医院里的“全能冠军”,需要掌握各专科知识与技术,更需要求精、求高、求快、求准,才能及时、准确发现病情变化,才能以最快速度挽救病人的生命。功夫不负有心人,5年的危重症护理经验,对技术要求上的精益求精,方式方法上的大胆创新,使她在中心静脉穿刺、股静脉置管等领域成为县级护理行业的带头人,承担了众多肿瘤患者化疗后续护理工作。她在全县率先开展了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为全县危、急重患者建立了安全的生命通道,同时得到德州市护理学会的认可,先后被聘为首届危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首届护理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首届静脉输血专业委员会委员、首届感染性疾病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首届肠胃营养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首届伤口、造口专业委员会委员。
率先垂范,对待病人犹如亲人
从事护理工作近十年,她一直立足于本职岗位,默默奉献,严谨求实,兢兢业业。始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把解决患者的需求做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在护理岗位上时刻发挥着护士长的先锋模范作用。哪里有应急任务,哪里有突发抢救,她都能始终冲锋在第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点点滴滴影响着身边的同事,带动全体护理人员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投身于医院的护理事业中,树立了护理队伍的良好形象。
2013年12月,医院接诊了一位从灵堂上拉回来的患者,原因是该患者在外院治疗被诊断为“帕金森、全身多系统萎缩症、脑梗”治疗无效被判定为“脑死亡”。在灵堂放置6小时,患者仍有呼吸 ,父母不忍心,拨打了县中医院120,当晚她正在值夜班,护士们没见过这阵势,不敢靠前,她亲手为患者脱下寿衣,连接好心电监护,患者心跳尚有,呼吸微弱,喉中痰鸣,做了吸痰处理后严密观察了一晚,患者还算平稳,主任早查房后为患者做了气切,接下来就是繁重的护理工作,翻身、拍背、吸痰,促进患者苏醒工作。一个月过去了,就在早查房时,护理人员在为患者拍背的时候,患者说了一个字“疼”,她激动的跑到陪人间告诉大爷,智辉能说话了,大爷、大娘反倒平静的握着她的手说“我知道会有这一天的,是你们创造了奇迹”,患者一天天的好转,将该情况汇报给院领导后,医院还给两位老人组织了捐款。这一事迹曾被省级、国家级媒体报道。
爱岗敬业,提升优质护理服务
作为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长,她不断学习与探索先进的管理方法,完善与健全各项工作制度,规范科室各种流程,同时合理使用人员,明确职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除定期参加医院教育培训安排组织的全员培训外,还选派临床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认真的护士参加上级举办的危重症医学知识培训班,把更多先进的科学护理理念、护理技术带到科室。她在科室建设中注重团队精神的培养和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对下属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以正直谦虚的行为使护士感到亲切、敬佩。当护士思想波动,情绪低落时,她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她们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当工作绩效完成不够时,她会耐心细致帮助她们从根源上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教会她们如何处理,培养护士的创新意识和评判性思维,使ICU成为一个有高度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的集体。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她还热心社会公益,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进社区义诊和下基层培训活动。面对经济确有困难的患者,她常常主动垫钱、悉心帮助,从来不求回报。她的优秀表现,在广大群众和同行中赢得了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