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到2020年,德州的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清洁取暖率达到85%左右,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60%左右;到2022年,县城及以上城市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80%左右。8月31日,《山东省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8—2022年)》发布,提出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7市作为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要率先形成天然气与电取暖等替代散烧煤的清洁取暖基本格局。
清洁取暖,是指利用清洁化燃煤(超低排放)、天然气、电、地热、生物质、太阳能、工业余热、核能等清洁化能源,通过高效用能系统实现低排放、低能耗的取暖方式。按照规划,在清洁取暖率方面,到2020年,全省平均清洁取暖率将达到70%以上,其中,20万人口以上城市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到2022年,全省清洁取暖率将达到80%以上,其中,县城及以上城市基本实现清洁取暖全覆盖。
同时,规划中提出要培育壮大清洁取暖产业,并多次提到德州,如,稳步发展浅层土壤源、海水源热泵,大力发展低温空气源热泵、热泵热风机,积极发展污水源热泵、吸收式热泵,进一步提升热泵产业层次和规模,形成从主机制造、零部件制造、关键设备配套、技术服务等完整产业链,打造青岛、烟台、潍坊、淄博、德州、莱芜等热泵产业集群;依托济南、德州、临沂、泰安、潍坊、枣庄等市太阳能产业优势,,提升太阳能光热利用水平和产品的知名度。
此前,我市就《德州市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8-2022)》组织过专家评审,提出2019年,城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90%以上,县城和城乡结合部(含中心镇下同)达到70%以上,农村地区达到40%以上;2020年,城区全部实现清洁取暖,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55%以上。20万人口以上县城基本实现集中供热或清洁能源供热全覆盖;2022年,城市城区全部实现清洁取暖,县城和城乡结合部清洁取暖率达到90%以上,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拆除,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