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更新】德州第二批支援武汉医护人员集结待命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1月26日,接省卫健委增派通知,根据疫区需要,经德州市人民医院党委研究决定,再次选派第二批4名政治素养较高、技术业务精湛的人员,时刻待命。

4人分别是——


1
德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岳天霞

34岁的岳天霞是重症医学科的主治医师。温柔文静的外表下,有一颗冷静而坚强的内心,作为重症科医生,岳天霞在工作上一点不含糊,是科室内的精干力量。

今天本是要值班24小时的她,刚来到单位就接到了通知,立刻赶回家中收拾行囊,直接将行李放在了办公室。由于丈夫是德州市中医院的医生,今天也刚好值班,两人只能通过电话道别:“同是医生,他能理解和支持我的选择。”

“学医8年,工作6年,希望能用所学为社会作贡献。”岳天霞说。

2
德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战枫

  

  

92年的战枫是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护师,也是目前为止德州市人民医院支援湖北抗击新型肺炎医疗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

“我的爷爷、叔叔都是医生,这春节期间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坚守着,妻子除夕晚上还在医院值班发热门诊。”战枫出生在医学世家,妻子是人民医院门诊部的一名护士,所以接到指令时,战枫的家人更多的是平静和叮嘱,而他的行李,也只是简单的一个背包。

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战枫一直积极奋战在工作一线。“现在国家需要我,我能肩负起责任。”战枫说。

3
德州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执业医师陈姿宇

  

陈姿宇今年30岁,老家滨州,她是青岛大学研究生,主修公共卫生方向。2016年9月进入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工作,目前任执业医师。

医护人员身处疫情防治一线,在从事医疗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医源性的感染,必须要对医务人员和患者负责,保证不能因为医疗活动而发生对其感染的情况。院感科就是做的这项工作。“到了一线,我会利用所学,做好医疗机构内的感染控制,以及医护人员操作过程中的防护,保护工作人员不被感染。”陈姿宇说。

她的丈夫是德州人,在市疾控中心工作。此次请战以及出征,她只告诉了丈夫。“丈夫跟我同在一个行业,能够理解我的选择。但是父亲去年刚刚去世,不愿意让母亲和公婆担心,所以并没有跟老人说。”

4
德州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李新鹏

“组织信任我,我定会全力以赴!”38岁的李新鹏坚定地说。

他是昨晚临近十二点时接到的奔赴武汉支援的任务通知,早就有心理准备,没感觉突然。

“还是有些紧张,毕竟那里是疫情中心,父母特别担心我。”李新鹏坦言,爱人支持理解他,叮嘱他注意防护。今早他做通了父母的工作,行李包里装了几件衣服和常备药物就赶赴医院准备随时出发。

李新鹏是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2009年潍坊医学院呼吸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来到市人民医院工作已11年,他正是2003年经历过非典后有了学习呼吸专业的想法。“希望这次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武汉疫情灾区贡献一份力量。”李新鹏说。

5
1月26日下午3:30出发前培训

  

“先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再戴口罩,顺序一定不能错。”与昨天一样,德州市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对此行的医护人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防护培训。

几分钟的时间,记者面前的少女和青年就全副武装完毕,他们即将奔赴抗击新型肺炎第一线的湖北省,在死神手里“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