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德州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乃春 通讯员 刘仁和)
今年以来,市政协把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2018年工作的重要抓手,4月份研究出台了《关于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7月25日,召开了市政协十四届七次常委会议,陈飞市长专门到会通报全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参加会议的116名常委、委员分四个小组,对陈飞市长的讲话和委员发言进行了讨论,并达成共识。
据悉,这也是本届市政协首次以专题议政的形式,讨论我市的经济运行及重大政策部署。
委员们认为,我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还是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根本都在项目上。从当前企业融资形势和产业基础看,必须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一招来抓。大力推进专业化招商,进一步突出招商重点,严格招商引资考核奖惩。
科技创新是加快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委员们认为,面对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的实际,要多渠道全方位加大工作力度。包括大力开展招才引智;完善人才评价、保障和激励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引导鼓励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载体建设。
委员们认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要正确理解其内涵,既要通过新上一批重大项目增强新动能,也要按照“四新”“四化”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实践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充分利用“互联网+”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支持和推动企业通过“走出去”增强新动能。搞好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战略谋划。把“放心农场”建设作为推进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力发展医养健康及智慧养老等现代服务新业态。
我市各级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是承接项目、集聚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主要载体和重要平台,必须在园区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委员们认为,切实聚焦系统集成,创新园区体制机制。强化园区要素聚集,抓好化工专业园区建设和运行,促进产城融合发展。
此外,加强政银企合作,促进信贷资金更多投向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