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盲盒交友游戏,你不知道会抽到谁的纸条,也不知道你的纸条将会被谁抽到。”近日,“脱单盲盒”兴起,据称只需付费1元钱就可以“邂逅”有缘人。中新社记者调查发现,“脱单盲盒”在线上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商家瞄准了城市单身男女,通过定制小程序引流,还可以发展代理商。律师提示,用户需要注意“脱单盲盒”背后潜在的风险。
万物皆可盲盒,爱情似乎也不例外。只花1元钱就能找到有缘人,如此“物美价廉”、罗曼蒂克的事情,你信吗?不管你信不信,“脱单盲盒”已在全国多个城市出现,并从线下蔓延至线上,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作为一种交友游戏,正在流行的“脱单盲盒”已经变味,其危害不容小觑。
事实上,没有几个人真正相信1元钱就可以找到爱情,但这并不妨碍大量单身男女乐此不疲加入到这场游戏中。年轻人向来不拒绝新鲜刺激、好玩有趣的交友游戏,虽然明知开盲盒找爱情不大靠谱,根本找不到有缘人,但也愿意支付微不足道的1元钱试一试——万一遇到有缘人呢?
谙熟此理的盲盒商家恰恰以极其低廉的经济成本迎合了庞大单身群体的内心需求。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人,其中超过7700万处于独居状态。市场需求庞大且紧迫,自然带来商机,“脱单盲盒”从线下火到线上并不奇怪。
但新鲜刺激、好玩有趣是有代价的,这种代价不仅是找爱无果、脱单失败,而且可能存在信息泄露和“杀猪盘”等陷阱。在投递纸条时,用户要提供大量的个人信息,其中包括姓名、照片、联系方式等个人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不法分子就有了可乘之机。更可怕的是,不排除有人通过“脱单盲盒”实施诈骗,比如冒充单身适婚男女向消费者实施诈骗。现实中,类似骗局屡见不鲜。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刚刚落地的背景下,形成产业链的“脱单盲盒”显得格外刺眼。从报道看,盲盒商家获取用户信息的方式比较随意,也没有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有业内人士直言,如果没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这种交换陌生人信息的行为,本质上跟贩卖个人信息没有区别,已经涉嫌违法。
年轻人相信缘分、期待爱情是正常的,但无论脱单多么迫切,也要警惕这种危险的交友游戏。恰如网友所言,这种交友游戏就是“割韭菜”,而且是割两茬——想找对象的单身者与想赚快钱的代理商,无论是1元的“入场费”还是9.9元的代理费,虽然金额不大,但都是“智商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