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德州味,是我市推出的覆盖全市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区域公用品牌,其集合了本地优质的食材和美食。为了让更多市民深入了解“德州味”,读懂“德州味”,本报将组织记者走进“德州味”授权企业,讲述品牌创建故事,“探”出美妙“德州味”。
自1692年创产至今,德州扒鸡已拥有300多年历史,曾被康熙皇帝称为“神州一奇”。在绿皮火车的年代,伴随着“瓜子花生矿泉水”的叫卖声,德州扒鸡为旅客们颠簸乏累的旅途增添了不少滋味,成为令一代人“牵肠挂肚”的时代记忆。
作为解放前德州五香脱骨扒鸡行业著名的“七斋”之一,永盛斋已是如今仅存的“斋”字号。历经三代人精益传承,德州永盛斋扒鸡在实践创新的同时,始终坚持“毫毫克克的配料一厘不少,分分秒秒的焖煮一分不差”以百年循环老汤和特色“八扒工艺”为根本,为德州百姓留住了这份记忆中的味道。
恪守本心 擦亮金字招牌
老话说“无鸡不成宴”,“鸡”与“吉”是谐音,所以人们还有“万事鸡当头”的说法。在德州,每逢节庆宴请,扒鸡更是少不了的压轴菜。
由德州扒鸡第九代嫡派传人刘永海于1945年开创的德州永盛斋扒鸡,已有78年的发展历史,是解放前德州五香脱骨扒鸡行业著名的“七斋”中迄今为止仅存的一家。
78年来,德州永盛斋基于对传统和传承的精益恪守,一直以来在业内享有崇高的口碑。近年来,伴随着“永盛斋”打造百年名企战略的实施,德州永盛斋扒鸡的市场美誉度和综合影响力也持续攀升,相继成为德州老字号、山东老字号、中华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在全国中华老字号评比中位居第87位,品牌价值14亿元。
2018年以来,德州永盛斋扒鸡更是相继走进中国外交部“冷餐宴”、国家会议中心、中华老字号故宫过大年展、“一带一路”中法文化周等著名殿堂级平台,并荣登中央电视台《回家吃饭》《品质》等多个知名栏目。2019年9月,德州永盛斋扒鸡“行稳致远”的发展经验,被省级领导批示在全省中小企业间进行宣传推广。至此,德州永盛斋扒鸡已是厚积薄发,大象成型。
2020年11月,作为老字号品牌代表,德州永盛斋扒鸡受邀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受到国内外客商的一致赞誉和好评,再一次彰显了德州永盛斋扒鸡卓尔不凡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坚守传统 让“乡愁”更对味儿
“热中一抖骨肉分,异香扑鼻竟袭人。”每一个走出家门的德州人,都会拎上几只扒鸡,不仅为了回馈异地的好友,也是对家乡味道的留恋。
为了让这份家乡美食更“对味”,德州永盛斋历经三代人精益传承,在继承传统扒鸡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历经实践创新,形成了以“别、抹、炸、熬、煮、煨、焖、控”为特色的“八扒工艺”。德州工匠获得者、永盛斋扒鸡生产车间主任王龙龙告诉记者,初为学徒时,别鸡和炸鸡两个环节让他最为磋磨。所谓“别”需将鸡腿打弯,爪入鸡膛,双翅经脖颈由嘴中交叉而出,全鸡呈卧体,远远望去,似游鸭戏水,雍容华贵。这过程中,力道稍有差池便容易折翅断腿,单是“翅从嘴出”这一动作王龙龙便足足练了两个月。
再说塑形催香的“炸”。先用枣花蜜涂抹全鸡,将油烧至146~150℃后,把鸡放入锅中,炸至全身色泽金黄。但看似简单的环节,却是对操作员油温、臂力、眼力、速度的综合考验,“30余只鸡顺序下锅,我们要手持1米半长的笊篱在油中“慢游”,每只鸡要受热均匀,火候适中。捞出时要快、准又不能使其破皮。”他说,这需要长年累月的练习,更需要一份精益求精的匠心。
“毫毫克克的配料一厘不少,分分秒秒的焖煮一分不差”扒鸡艺人世代相传的经营训制是让老招牌经久不衰的秘方。永盛斋扒鸡始终坚持不添加任何色素、香精、防腐剂,使用百年循环老汤、小锅焖煮和十六味中草药入味,从而确保了扒鸡的原汁原味。
创新突破 老字号正“青春”
作为鲁菜代表,德州扒鸡以咸鲜入味,以咸提鲜,是黄河以北食客的心头好。但想要俘获年轻人和南方食客的味蕾,就要突破地域口味的局限。德州永盛斋扒鸡立足扒鸡的传承技艺和品质,结合市场和时代的需求,借鉴南风北味,和各大菜系的特点,相继研制推出了椒麻和麻辣口味。新的口味与传统口味分渠道进行销售推广,在网络销售中收获了众多新粉丝的好评。
“想要让更多人了解德州扒鸡,喜爱德州扒鸡,我们就要主动走出去。”永盛斋扒鸡营销总监王立来告诉记者,从2022年7月开始,他开始尝试将永盛斋扒鸡带进直播间,在直播间里他不仅卖货,更多的时间是带领观众一起参观厂区,介绍生产环节,讲解扒鸡的制作工艺,以及如何辨识正宗的产品。
王立来坚持每天亲自直播两个多小时,在重要节点时也会邀请网络红人带货,日销量和知名度逐渐攀升,但他综合对比下来,竟还是地道的传统口味卖的最好。
在立足产品本身以外,近年来,德州永盛斋扒鸡还与中北大学研究生分院合作,一同研发鸡胸丸等功能型产品。并设立“非遗工坊”邀请小学生进厂参观,近距离了解非遗文化和传统美食工艺。
在他们的努力下,老字号正在焕发新的生机,“德州味”也渐渐飘香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