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公共场所已配置81台AED | 1.98万人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德州晚报全媒体讯  近日,羽毛球国青队员张志杰比赛中离世的消息引发关注,这让自动体外除颤器(简称AED)及 “黄金四分钟”等话题再次引发热议。

日前,记者从德州市红十字会获悉,近年来,全国红十字系统一直在配合教育、交通、文旅等部门,推动在学校、机场、火车站、地铁站、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配备AED等急救设备。截至目前,全国红十字系统在公共场所布设AED已超过6.5万余台。近5年来,全国红十字系统共开展取证培训1526万余人。目前,我市公共场所AED配置达到81台,持有红十字救护员证已有19849人。

AED,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便于普及、稍加培训便可熟练使用、专为现场非急救人员设计的医疗急救设备,被业内人士称为“救命神器”。它的投用,可以大幅提升猝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挽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今年,德州市红十字会发起了“博爱德州·救在身边”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公益项目,目前已有17台AED陆续开始布设。

此外,在增加急救设备覆盖率的同时,提高掌握急救技能人员数量也是红十字会一直在做的重点工作。近年来,红十字会与交通运输部、卫健委、教育部、文旅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发文,加强对交通运输部门员工、学校师生、景区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应急救护培训,提升公众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率,推动应急救护培训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

德州市红十字会除了配备急救设备和技能培训,还通过开办公益讲座、发布科普宣传片、宣传急救理念,普及急救知识,让大众了解应急救护,愿意应急救护,也敢于应急救护。近5年来,我市培训持证红十字救护员19849人。

相关链接:

抢救“黄金四分钟”,你掌握了吗?

近期,运动状态下的心源性猝死引发关注。专家提醒,在心源性猝死的抢救中,“黄金四分钟”至关重要,人人都应该掌握。

“现场及时开展有效的抢救非常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四川省骨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袁荣霞介绍,在心源性猝死的抢救中,有“黄金四分钟”的说法,如果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救活率可达50%;超过这一黄金救援时间,被救活的希望就比较渺茫。因此,发生了心源性猝死,应立即在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抓住抢救的“黄金四分钟”。

心肺复苏一般有八个步骤:一是判断患者意识,可以轻拍患者肩膀,高声呼喊;二是觉察到患者无反应后,应立即高声呼救;三是将患者翻成仰卧姿势,放在坚硬的平面上,同时松开衣裤、腰带;四是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判断呼吸的时间不能少于5至10秒;五是判断脉搏,判断脉搏的时间也不能少于5至10秒;六是胸外心脏按压,按压部位是胸部正中两乳连接水平处,救护员应该双手掌根同向重叠,十指相扣,掌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双臂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30次,按压与放松的时间相等,下压深度5至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至120次/分钟;七是打开气道;八是口对口人工呼吸。

袁荣霞提醒,除了心肺复苏,一些公共场所也配备了便携式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可以采用心肺复苏与AED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抢救。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