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上10点,赵女士已经准备睡下了,随手翻开家长群中大家分享的阅读打卡照片、视频,突然发现,有一条老师布置手工作业的消息淹没在众多信息中,被自己忽视了,匆忙叫起孩子“赶作业”,终于在11点完成任务。
赵女士在朋友圈吐槽:家长们,你们有几个置顶的家长群?群消息动辄超过99+,实在考验家长眼力。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家长跟帖,分享各自在家长群中遇到的经历,有人漏掉群消息、有人晒娃连发十多张孩子照片,还有人绞尽脑汁写小作业夸老师……
如何给家长们的“指尖减负”,已经有老师立群规:不回收到、不夸老师,也有班级化繁为简,只设一个微信群。
“家长们,你们有几个置顶的家长群?”赵女士的“灵魂一问”,击中了绝大部分家长。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家长,微信群的置顶位置总留有“家长群”的一席之地。
9月26日,记者随机问了6位家长的群数量,群数量最少的一位家长,她的孩子正在上幼儿园,只进了3个群,分别是班级群、安全群、家委会群,群数量最多的家长是一位二胎妈妈,有两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家长群五花八门:班级群、学科群、兴趣社团群、家校沟通群、家长群(无老师)、奥数群等等。
“我把这些群都设置了‘免打扰’,因为有的群太活跃,未读消息‘滴滴’不断,没办法正常工作。”二胎妈妈宋女士表示,她会趁工作间隙、等车等时间快速翻阅群消息,也曾发生过漏掉老师布置作业消息的经历。
记者仔细翻看了几位的家长群,发现每个群的成员基本相同,但群主和发布信息不同,班级群群主是班主任,发布信息内容多为安全提醒、放假通知等,各科老师则是科学群的群主,群消息是布置作业、发布检查作业结果等,兴趣社团群则以分享学生课堂学习照片为主。
“家长群最大的功能是方便老师布置作业,可是为什么在学校里给孩子们布置好了,还要在家长群中说一遍呢?是孩子们记不住作业吗?”张先生对此不解,称自己上学的时候,没有通讯工具,老师将作业写在黑板上,学生花两分钟抄录在本子上,既入脑又入心。
此外,家长群给家长们的压力,还来自那些“跑偏”的群消息。如学期开始时,老师让家长发一下孩子假期生活,有家长声情并茂发了十多张假期游玩照片;再比如,老师发布班中发生的温暖、有趣的小事情,几张家长“夸夸小作文”快速成稿,从不同角度夸奖老师细心、负责,其他家长举着手机,绞尽脑汁想跟上节奏。
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家长群?其实,老师们也有自己的无奈。德州某幼儿园李老师表示,被消息“轰炸”的何止家长,她常一打开手机,就看到七八位家长发来的消息,“孩子今天咳嗽,请老师让他多喝水”“一上午没看到孩子们的活动照片,请老师多拍一些吧”“老师,购买新园服应该找谁?”其中不少消息有一定重合性。这种情况下,建立微信群无疑是最佳选择,将家长们的疑问一一在群中回答,避免重复回复。
“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学校已经告知过学生,之所以在群众再次通知一遍,一是怕学生忘记,二是方便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进度,更好的做到家校共育,并非让家长检查作业。”德州某小学付老师回应张先生疑惑。
至于部分家长热衷的在群中夸老师一事,付老师则更感哭笑不得,她笑称“其实家长们不知道,在你们绞尽脑汁夸老师的时候,我们也尴尬地想应对之策,怎样礼貌的让大家结束夸奖。”
采访中发现,家长、家长均苦家长群久矣,那有什么办法可以既减轻双方负担,有保障家校有效沟通呢?
王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她“极简版”家长群。她的女儿是德州市同济中学初二年级一名学生,全班只有一个微信群,学生轮值汇总并发布当日各科作业,班主任负责发布放假通知、安全提醒。并且,建群之初,老师已立群规:无特别声明“看到回复”信息,所有信息,家长不必回复“收到”,以此精简群消息,方便家长浏览。此外,不必在群内夸奖老师,学生个人问题与老师私聊。
便捷的通讯工具,不应成为家校沟通的障碍。当家长、老师再为汹涌的群消息头疼时,不妨借鉴一下上述老师的做法,让家长群化繁为简,让老师多一些思考教学的时间,给家长多一些陪伴孩子的时光,使家长群回归家校高效沟通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