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境内高速服务区、公交场站充电桩实现全覆盖!全市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已达4680台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图片

  9月29日,我市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一级调研员刘泽华,市发展改革委党组副书记,二级调研员刘吉军,市现代物流和会展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许庆祥,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张锦,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孙爱云出席,介绍市发展改革委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具体举措、工作成效和下一步打算,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片

  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稳运行、促发展、抓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持续深化重大战略融入。围绕产业、市场、平台、政策“四个融入”,扎实推进与京津重点区域、高校院所、央企强企对接合作。与雄安新区共建京津冀协同联动示范区,与北京朝阳区共建朝阳(德州)国际经济合作区,打造德州——北京科创转化“双中心”,今年以来,新开工京津冀过亿元项目122个、到位资金107亿元。贯彻落实山东省沿黄25县一体化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加快沿黄绿色百里生态廊道建设;加强与山东黄河流域7市及3家省属国有企业合作,共建黄河流域绿色物流一体化先行区;强化服务保障,确保总投资525.87亿元的60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目前已完成投资103.1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87.33%。47项重大事项和重点项目纳入济南都市圈发展规划,全市新开工省会经济圈过亿元项目36个、到位资金40.24亿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新院区、山东大学(齐河)新材料与智能装备研究院等一批重点合作项目投入运营。

  二是持续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推出德州市进一步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40条政策措施,推动山东省2024年“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高质量发展”三批共151条政策措施落实落地。一体推进项目谋划储备、重点项目建设、政策资金争取、要素服务保障,全力扩大有效益的投资。筛选储备新谋划的优质投资过亿元项目237个,总投资1537亿元;366个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73.1%;为255个项目落实政策性资金187.23亿元,带动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7.1%。扎实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搭建“1+N”政策体系,高质量组织完成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1—8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6%,高于全省平均2.4个百分点,景津过滤成套装备产业化、安井年产20万吨速冻食品生产线等一批投资大、拉动力强的产业项目竣工投产。

  三是持续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强型工程塑料产业集群、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省支柱型雁阵集群,华鲁恒升等4家企业入选山东省“头雁企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总投资712亿元的83个项目入选2024年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项目,完成投资207.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6.25%。恒力电机、安舜制药等7家平台获批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天衢新区电子信息材料产业集群成功上榜省委省政府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督查激励名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积极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51.4%,居全省首位。

  四是持续激发改革活力。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抓改革。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研究制定我市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改革试点方案,开展“精准信用修复、助企增信减负”行动,完成信用修复审核3000余次。围绕降低企业成本抓改革。在全省率先开展工业领域电力外线投资到红线,今年实现了商住等领域政策全覆盖,拟出让的76宗地块预计可为企业降低投资成本1.08亿元。稳妥推进工业大用户天然气直供改革,减少供气层级,降低用气成本。建立重点项目政银企常态化对接机制,推动金融机构为17个新谋划项目提供贷款6.98亿元,为15个省级重点项目解决融资17.6亿元,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围绕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抓改革。42个项目通过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向社会推介,以特许经营模式规范推进PPP项目,齐州黄河大桥成为全省第一个按照新机制要求获得特许经营方案批复的跨市项目。以工代赈、全链条节粮减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等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担当进取、攻坚突破,全力推动市委十六届七次全会改革任务落地见效,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德州篇章贡献发改力量,以实干实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聚焦服务融入重大战略深化改革。深度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谋划一批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专项,推进鲁冀交界地区合作,打造区域协同示范镇。深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协同建设沿黄科创大走廊,保护开发百里生态廊道,实施“两河牵手”工程,打造国家文化公园集中展示地。抓好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德州联动区建设,加快推进济南至宁津高速公路、章丘至庆云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进一步推动产业协作、交通互联、服务共享。

  二是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改革。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深入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重点实施华鲁恒升延链补链、宝鼎精工高端装备等一批重大项目。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梯次培育发展机制,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推动先导科技等一批战略性、引领性项目加快建设。加快培育未来产业集群,超前布局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打造“低空+”多元应用场景。

  三是聚焦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深化改革。着力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准入难、融资难等问题,持续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积极申报全省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体系试点,加快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试点建设。持续向社会推介政府投资项目,鼓励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交通、市政、物流、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

  四是聚焦绿色低碳转型深化改革。健全“双碳”保障机制,出台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稳妥推进煤电改造升级,推动华能德州高效热电联产项目建设、新上高效背压机组年内全部核准。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加大风、光、储、地热综合开发利用力度,推动71万千瓦集中式风电项目年内开工,190万千瓦重点储能项目按期并网,有序推进中深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答记者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制度作出部署。请问,市发展改革委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图片

刘吉军:

  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把推广以工代赈工作作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促进当地农村群众低技能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建机制、出政策、推试点、争资金、抓项目、广宣传、严考核等七项措施,在重点工程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大力推广实施以工代赈,逐步探索形成新时期东部地区以工代赈“德州实践”,以工代赈成为帮扶农村低收入人口增收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德州市2022年度和2023年度在全省以工代赈工作综合评价中均居第一位,宁津县以工代赈“1253”工作法、平原县以工代赈“五项机制”获得国家、省推介。

  自2022年以来,通过积极推动以工代赈政策精准落地,充分发挥其在稳就业、促增收、惠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一是以“赈”促就业。全市共实施382个以工代赈项目,带动4.75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其中,2024年实施128个项目,带动就业1.19万人。拓宽以工代赈项目覆盖面,结合增发国债项目带动就业人员多、劳务报酬发放有保障的特点,推动我市29个增发国债项目采用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占增发国债项目总数的69%,带动2800余人就业。二是以“赈”促增收。共为4.75万名农村劳动力发放劳务报酬7.68亿元,人均年增收1.62万元。在全省率先启动以工代赈“赈银直联”管理系统试点工作,将赈银直联管理系统与居民社会保障卡有效衔接,实行劳务报酬“一卡通”发放,确保薪酬发放便捷、透明和安全。三是以“赈”促振兴。累计实施农村生产生活、水利、交通、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182个,重点工程领域以工代赈项目200个,有效提升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抓好以工代赈项目谋划,规范项目组织实施,盯紧群众务工组织、劳务报酬发放等关键环节,推动项目落地见效,不断深化东部地区以工代赈“德州实践”,为实现农村低收入群体就业增收贡献力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我市在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图片

许庆祥:

  近年来,我市新能源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装机规模、技术装备迈上新台阶,绿色低碳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初步形成,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明显进步,多领域应用场景有效拓展。

  一是新能源开发规模持续扩大。紧盯“发展绿色能源,助力动能转换”重点任务,大力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全面化、一体化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目前,德州市新能源装机达到885万千瓦,位居全省第3位;新能源发电量108亿千瓦时,位居全省第3位;新能源发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51.4%,居全省第1位。新能源发电每年可节约标煤600万吨。

  二是新能源政策技术持续创新。为提高电网消纳能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出台了国内首个分布式光伏公平承担调峰、消纳责任政策文件,打造了分布式光伏+“云储能、集中汇流、群调群控”3项全国首创。德州市新型电力系统实施路径研究成果获行业最高权威机构“国际领先”的评价。

  三是新能源示范工程持续涌现。自2021年我省开展储能示范工作以来,我市获得13个储能示范项目,总容量200.5万千瓦。目前已建成4个项目,总容量50.1万千瓦。2024年我市成功获批全国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7个地热能项目纳入省级地热能试点工程创建名单;省级“云储能”试点项目纳入新型储能项目库。

  四是新能源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目前,我市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4680台,境内高速服务区和公交场站实现充电桩全覆盖,市域一体化公用充电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极大满足了人民群众绿色出行的需求。

  下一步,我们将扎实推进新能源健康有序发展,大力实施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全力保障好项目用地、电网接入等关键要素。努力推动首批71万千瓦风电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加快完成第二批85万千瓦风电项目核准立项,安排部署“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开发试点。力争到“十四五”末,新能源装机达到1100万千瓦,年发电量突破150亿千瓦时,为推动我市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县域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请问市发展改革委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图片

孙爱云:

  县域发展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之一,也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市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持续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差异化、高质量发展,县域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具体来看:

  一是统筹谋划,加快进位赶超。印发《德州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实施综合实力提升、优势产业集聚、产业园区提标等“八大行动”,同步制定各县(市、区)主要指标奋斗目标、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培育目标、进位赶超重点任务3张清单,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有目标、行动有方案、落实有举措。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200亿元以下县实现清零、500亿元的县(区)实现突破。上半年,7个县(市)生产总值、5个县(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在全省位次较2023年实现前移。

  二是突出特色,壮大优势产业。按照“少而强、特而优、专而精”的思路,支持各县(市、区)因地制宜,重点培育2—3个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上半年,全市30个县域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9.5%。截至目前,全市以县域为单元,培育全国重点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集群1个、省级产业集群12个,省级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县域覆盖面达到75%。

  三是融合联动,做强城镇功能。“一县一策”制定城镇化建设方案,谋划邻边强镇建设任务举措,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市民化。齐河县完成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任务,6个县(市、区)省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点任务扎实推进,中心镇、特色镇基本实现“一镇一产业园区”。“十四五”以来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幅度居全省第3位,累计新增城镇人口12.7万人。

  四是创新机制,激发发展活力。鼓励各县(市、区)围绕“土特产”“招牌菜”,在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创新,去年以来50余项试点示范落地县域。开展“县镇同权”综合改革,形成“一县一特色”政务服务品牌。自全省开展县域经济差异化评价以来,我市已连续五年受省政府通报表彰,德城区、临邑县荣获全省2023年度高质量发展进步县。齐河县、禹城市、乐陵市等6个县(市、区)先后荣获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流通、对外开放等领域省级特色强县。陵城区、武城县、庆云县入选全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试点。

  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抓实县域经济总量争先进位、产业强筋健骨、质效持续提升各项目标任务,制定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有关政策举措和项目清单,努力实现强县进位、弱县赶超、整体提升,为推动我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深度融合作出更大贡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今年以来,我市在深度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做了哪些工作?




图片

张锦:

  德州作为全省唯一列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城市,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立足国家所需、德州所能,实施“差异化”策略,建立“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专项”工作机制,推动与京津冀地区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互利共赢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一是优化体制机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设立产业承接等12个推进组,建立“一县一区”“一县一院所”“一部门一重点”对接机制,构建形成“一区引领(天衢新区)、多点支撑(高新区及省级开发区)、全域融入”的工作格局。

  二是承接产业转移。依托天衢新区、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三大对接平台,坚持高位对接、高层推动,30多家驻京央企在德州设立分支机构。今年以来,全市新开工京津冀过亿元项目122个、到位资金107亿元。中国石化石油工程中试平台等一批项目落户德州。北京交通大学——德州元宇宙技术联合实验室揭牌。

  三是集聚科创资源。积极对接京津高端科创、智力资源,打造面向京津冀鲁的区域性人才高地,逐步形成“研发在京津、转化在德州”的产学研合作模式。240多家企业与京津冀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转化科技成果98项。借力北京高端科创优势,在海淀区设立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吸引55个科创人才项目签约入驻,22个项目在德州转化落地;发挥德州资源要素优势,成立京津冀创新转化(德州)中心,全力打造科技创新转化“双中心”。

  四是共享优质服务。积极承接京津优质医疗资源,与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友谊医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首都师范大学与德州高级师范学校实现合作办学。与京津冀职业技能发展联盟等25家公司共建实训基地、与18家公司联合进行人才培养。与京津冀7区市签署就业创业协议,实现就业创业协同共享。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关键地区、重点领域,以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专项为抓手,谋划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事项和重大试点,深度服务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切实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