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穿心!德州市立医院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术挽救生命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超声检查大家都不陌生。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超声技术已发展为能“诊”能“治”的全新模式。在超声的引导下,医生凭借一针一管,就可以深入病灶、展开治疗。53岁的王先生就是超声介入技术的受益者。近日,他突发心包积液,幸运的是,德州市立医院超声科、心内科联合,在超声引导下行心包穿刺术,“一针穿心”,成功挽救了生命……

10月1日上午,王先生来到德州市立医院就诊。三天前,他出现腹痛症状,同时伴随着胸闷、憋气、干咳,走路时症状加重,双下出现肢水肿,食欲也随之减退。CT检查提示,王先生心脏处有大量的心包积液。

心包积液是由外伤、感染、肿瘤及自身免疫等原因引起的,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病症之一,当液体积聚在心包腔内,会对心脏及局部组织产生压迫。“随着心包积液量的增加,会引起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出现急性胸闷、呼吸严重困难,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心衰,发生猝死。”心内科医生袁玉玲会诊后表示,当务之急,是要抽出心包内的积液,而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术是最快捷、有效的治疗方式。

心包穿刺是一项危险度极高的有创操作,需要经皮肤将穿刺针穿入心包腔。这项技术需要在高速搏动的心脏外围内(即心包腔)植入一根引流管,将其中的高压液体引流出体外,恢复心脏的搏动空间,技术难度高、风险大。而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术是在超声引导下的穿刺置管手术,能够实时显示心脏及其毗邻结构和运动状态,可连续监测心内外结构的实时运动状态,使穿刺置管引流更精准、快捷和安全。

了解患者病情后,超声科值班医生林骞立即到达现场,超声介入团队与心内科袁玉玲医生配合,术前仔细评估,确定最安全的穿刺点及路径。凭借丰富的经验、精细的操作、默契的配合,仅10分钟,医护团队完成经超声实时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术,引流管顺利固定于合适的位置后,三天内共引流出淡红色液体约2000毫升。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得到改善,呼吸顺畅、憋闷感大大减轻。

“传统盲穿风险极大,而超声引导下心包积液穿刺具有微创、实时动态、精准安全、操作快捷等优点,尤其在穿刺过程中可实时显示针尖位置,避开重要脏器,操作安全性得到保证。”超声科主任杨相明表示,该项操作需要“稳准快”,否则稍有不慎就会损伤到脏器,对术者和超声医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事实上,早在2016年,德州市立医院就成功开展了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技术。近年来,超声科先后派出多名骨干力量赴山东省立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除心包穿刺外,截止至目前已开展了甲状腺穿刺、淋巴结穿刺、乳腺穿刺、肝脏穿刺、肾脏穿刺等多项超声介入穿刺、置管引流等治疗方式与技术,累计服务患者数百人次,取得了满意的诊断效果。

随着超声介入结束的不断发展完善,超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辅助诊断,而是逐渐成为“诊断+治疗”的全新模式。下一步,德州市立医院超声科将探索更多高效、微创的手术方式,在更多领域实现精准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