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毛病跟了我二十多年,别提多难受了!”日前,74岁的梁大娘(化名)在德州市中医院肛肠科,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终于疏通了堵塞多年的肠道交通,享受到久违的畅爽。
说起“便秘”这个困扰了自己小半辈子的难题,梁大娘形容自己每一次如厕都像是一场艰难的战斗,“明明便意明显,可蹲了半天,一点水花都没有。时间一长,浑身哪哪都不得劲。”梁大娘说,为了摆脱这件“烦心事”,自己从调节饮食到使用通便药物,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上了岁数后,更是不敢一味闷头使劲。久而久之,她的身体负担越来越重,生活质量也因此大打折扣。“最近不光排便难,我还总觉得肛门发胀、下坠,不太舒服。”2月27日,梁大娘因持续一个多月的症状加重,心怀忐忑地来到医院就诊。
入院后,肛肠科主治医师董曼曼通过胃肠镜检查发现,由于梁大娘常年便秘、使用通便药物等,结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黑,好在这是一种良性的,可自我恢复的病变,只要解决“便秘”问题,结肠变黑的情况也可迎刃而解。随后,董曼曼通过中医辨证,发现梁大娘之所以常年便秘,是因为身体气虚血瘀。
“脾胃虚弱导致肠道没有力气推动粪便下移,从而让粪便滞留在结肠内;血瘀导致血行不畅,肠道失去养分,进一步加重便秘症状。二者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肠道蠕动更弱、粪便干结难下的情况。”董曼曼针对梁大娘的体质及便秘情况,先是再三叮嘱她停用既往通便药物,随后精心选用了多味中药调配药方,同时配合中药穴位注射、葫芦灸等理疗方式,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在中医中药的调理下,梁大娘的身体逐渐发生了变化,她的胃肠功能得到改善,排便也不再那么困难。“没想到排便顺畅了,睡眠竟也跟着有了好转!以前我一去厕所就犯愁,现在我可一点都不怵头了!”日前复诊时,梁大娘的脸色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红润,说话间全是对中医中药的认可与称赞。
“老年人因为脏器功能发生生理性衰退,肠道蠕动能力下降,容易导致粪便滞留,在肠道内运行不畅。”董曼曼建议,一日三餐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日常散步、慢跑等运动也能增强胃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定时揉揉肚子或喝杯温水刺激一下,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排便条件反射。此外,老年人便秘需以“补虚通便”为核心,根据气虚、阳虚、阴虚等体质选择方药,配合食疗、运动及外治法,缓解或根治症状,切勿盲目依赖通便药物,以防损伤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