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春季后,天气阴晴不定、气温忽冷忽热,各种呼吸道疾病也纷至沓来:咳嗽、感冒、鼻涕、低烧轮番上阵,让家长们忧心忡忡。对此,德城区中医医院(德州联合医院)儿科的中医中药协同治疗展现了独特优势,尤其在面对长期咳嗽这一难题时,更是为家长们送上了“解题”新思路。
“咳了三个多月了,白天咳、晚上咳,觉也睡不好!一跑一跳咳得就更厉害了,有几次甚至咳到呕吐,这可咋办啊!”3月初,李女士(化名)牵着5岁女儿辰辰(化名)的手,来到该院儿科就诊。科室主治医师高蕊详细询问得知,春节前,辰辰在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伴有鼻塞流涕的症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当时治了一段时间,倒是不发热了,鼻塞症状也缓解了大半,可咳嗽却一直去不了根,偶尔还有点喘,”看着辰辰的一张小脸咳得通红,李女士心急如焚,生怕孩子因此落下病根。
通过望闻问切,高蕊发现辰辰舌质偏红、舌苔黄厚,这是体内存在湿热,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再结合肺部听诊、病史和症状,诊断辰辰久咳不愈的原因为“风邪犯肺 肺气失宣”。针对她的具体症状,高蕊在自创的“咳嗽敛肺方”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调整,同时为辰辰选取了多个穴位进行小儿推拿。“日常要注意避免接触冷空气和刺激性气味,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喝温水,暂时不要让孩子吃鱼虾牛羊肉,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推拿结束后,高蕊细致叮嘱李女士做好日常护理,帮助辰辰早日恢复健康。“这一周喝着中药,配合小儿推拿,孩子夜里基本不怎么咳了,喘息症状也没再发作,终于能睡个踏实觉了!”复诊时,李女士对科室中医中药协同治疗赞不绝口。继续巩固治疗一周后,辰辰的咳嗽症状完全缓解,食欲和睡眠也随之恢复正常,整个人看起来更加活泼有精神。
辰辰的案例并非个例。在德城区中医医院(德州联合医院),像这样通过中医中药协同治疗康复的幼儿不在少数。“中医认为,幼儿呼吸道疾病多由外感风寒、风热犯肺引起。”高蕊解释,她所独创的中药方剂,均可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调配,确保治疗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针对不同的症候,中医在应用止咳化痰类药物的同时,还可加入疏散风寒、风热的药物,治疗时事半功倍。同时,对于长期咳嗽导致肺气损耗的患儿,我们在调配药方时,也会酌情加入敛肺补肾的药物,帮助肾气收纳、肺气得降,从而调畅气机,最终达到止咳的效果。”高蕊提醒,小儿咳嗽的原因多种多样,伴随症状也各不相同,家长切不可盲目用药。如果临床症状迟迟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