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凑”而简陋的办公室内,一张“特别”的办公桌、一台电脑,一个茶几和两把椅子,角落放置一张简易单人床,这便是禹城市伦镇党委统战委员、企业包保专员霍建的全部“家当”。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是他的服务信条:企业正常运转时绝不“刷存在感”,但一旦遇到难题,他总能第一时间现身。多年来,小到送政策入企、项目验收、协调用工,大到项目立项审批、竣工投产,各环节他都随叫随到、亲力亲为,事无巨细。他常说:“服务企业就是服务自己,只有企业发展好了,辖区经济才能发展好。”
再看那张办公桌,各类企业的材料堆积如山,一旁的工作日志本上写满了标记。而那张简易的单人床,仿佛见证了他无数个加班加点的夜晚……
把企业难题当作必答题
帮助A企业争取政策扶持,为B企业补办施工许可手续,为C企业跑办审批手续,D企业急需人才引进……这样的文字,密集出现在霍建的工作日志上。
“我们镇地理位置优越,辖区138家企业集中在伦镇创新创业园,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3家,规上贸易企业2家,规上服务业企业1家,在禹城镇域经济中持续位列第一。园区有8000多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家门口端上了‘薪’饭碗。”企业包保专员霍建说,全镇上下始终竭尽全力服务企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外来企业在伦镇这片土地上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企业的满意,是用心换来的。今年1月27日(腊月二十八)这天,霍建格外欣慰。因为这一天,辖区13家企业在他的努力推动下,终于拿到了久违的不动产权证,这意味着这些企业融资将更加便捷,企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霍专员从来不是‘等’问题,而是‘追’着问题跑,但从不越界干预。”辖区企业负责人感慨道。
原来,受历史遗留等问题影响,这些企业缺少部分非关键性材料,导致在办理不动产权证时遇到困难,融资计划一度搁浅。“我们研发的新产品已进入关键阶段,如果资金跟不上,可能就要前功尽弃了……”这样的话在霍建脑海久久回荡,无数个日夜他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如何办?
霍建开始主动对接数个相关部门,逐个积极协调沟通,帮助企业通过补齐烦琐的材料,顺利拿到不动产权证。而这一段路,霍建陪企业走了整整三个年头。
工作在最基层,服务自然也在最基层。作为乡镇的一名企业包保专员,霍建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不仅要确保企业安全生产,还要随时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发展。他说,企业的事再小,对包保专员而言都是大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自己。
用脚步丈量服务半径
从镇政府驻地到创新创业园区,绕行一周大约十余公里的路,无论烈日炎炎,还是风雨交加,只要企业有需求,霍建会义无反顾地去奔波,多年来他用脚步丈量出了服务企业的“温度”。
时间回到2020年。这一年,伦镇创新创业园基本成型,但随着相关企业的陆续入驻,供水基础设施薄弱、企业用水难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了制约园区进一步发展的一大难题。彼时,负责工业园安全环保工作的霍建,一边在积极走访企业,一边向镇政府汇报并就解决园区用水问题提出合理性建议。
自那时起,伦镇政府把解决创新创业园“用水难”问题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多方筹措资金,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快推进供水管网铺设工程。
2021年5月,一条长度约5.7公里的自来水输水管网成功铺设,彻底解决了园区“用水难”问题,企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为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管网施工铺设费用没向企业要过一分钱,此举受到辖区企业的一致好评。
多年来,在霍建的努力下,他所服务的企业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有霍专员在,我们企业就有了主心骨。他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实际问题,还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和支持。”
霍建,只是众多企业包保专员中的一个缩影。他们落实着“项目经理责任制”,实行从项目论证、立项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管理服务,为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从“一人跑”到“制度护”
“每到一个环节,都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提供指导和帮办,感觉整个流程很顺畅、很高效。”禹城市君君乳酪有限公司某项目负责人赵荣虎回忆说。“从项目立项到施工许可,仅用20天就办理完了,手续办理这么快主要是有霍建‘服务官’的帮助、指导,我们企业能不断发展壮大得益于营商环境的改善。”
赵荣虎所说的“服务官”,其实是换了“身份”的企业包保专员。
据悉,当地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通过创建“全员首席服务官”模式,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全方位、全流程服务,以最快速度完成所有环节审批,确保项目尽快建成达效。目前,禹城市“首席政府服务官”制度不断完善,并打造出两支服务官团队。其中,“四上”企业服务官团队,由高新区、各镇街和2个主管部门派出的121名服务官组成,对接服务452家“四上”企业;重点企业服务官团队,从全市30余个部门、镇街中抽调405名工作人员担任首席政府服务官,对接帮扶重点企业1401家。
当地还制定出对接服务企业清单,组织首席政府服务官(包保专员)采取线上线下、定期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与帮扶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对接机制,做到“多跑腿、不干预、多帮忙、不添乱”,当好企业指导员、惠企政策宣传员、审批手续帮办员、企业问题协管员,为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合力。
如今,禹城有无数个霍建活跃在助企发展的路上。他们及时了解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匹配,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快速发展。同时,通过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确保第一时间反馈并解决政策落地过程中的问题,真正实现政企联动、协同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持续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