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化工园区“智”造升级 这个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超20% | 德州云-德州晚报全媒体

微信图片_20250317163550.jpg

近日,在平原开发区化工园区应急响应中心,一面占据整面墙的电子大屏格外引人注目。屏幕上,数百个传感器传回的实时数据不断跳动刷新,气体浓度、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清晰呈现,一目了然。突然,屏幕的一块区域亮起黄色预警,随即“嘀嘀嘀”的警报声响起。与此同时,系统自动拨通应急小组人员电话,并迅速推送简易处置方案。仅仅5分钟后,监控画面中,维修人员已抵达现场,有条不紊地开展隐患排查、消除与处置工作……

“以往为企业技改项目提供保障服务,主要依靠接听电话,信息得层层转达,不仅速度慢、耗时久,而且出错率高。如今借助平台,10秒内就能精准锁定风险点,速度比过去快了3倍多。” 平原县释乐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值班人员介绍道。

为给园区内技改项目提供优质服务,今年以来,平原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积极探索,构建起“线上 + 线下”双轨服务模式,全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与产业创新发展。

在线上,主要依托园区智慧化管理平台,打造“监测 - 预警 - 处置”闭环管理体系,成功实现“实时监测 + 智能预警”。线下,则通过聘请行业领域内的专家,针对企业技改项目的生产设备与工艺,开展 “地毯式” 风险评估,并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助力企业优化技改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潜在风险,达成“专家把脉 + 技术升级”。

“专家团队帮我们识别出3项重大隐患、8项一般隐患。经过技改,事故风险降低了70%,员工安全感显著增强。这一切都多亏了开发区,离不开他们的全程帮扶。” 释乐补公司年产70万吨新型环保可降解控释肥项目负责人钟成志,站在焕然一新的厂区门前向记者介绍道。他还向记者展示了一组对比照片:“去年这里还是传统生产线,如今已基本实现无人化操作。感谢开发区提供的专家帮扶,让我们的技改创新项目毫无后顾之忧!”

据统计,完成技改后,该企业能耗与污染物排放平均降低15%,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

行走在释乐补公司所在的平原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园区内多家企业通过大力推进技改与设备更新,持续促进动能转换、提质增效。

“近年来,平原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始终紧抓技改与服务。已实施重点技改项目25个,增速达1.74%,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入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家、瞪羚企业2家。”化工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党组书记纪明武表示。这些技改项目覆盖绿色化工、新材料等多个产业,与平原经济开发区 “六大产业链” 图谱紧密契合。不少企业的技改项目重点聚焦于生产效率提升、节能降耗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