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记者从德州市体育局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体育系统集中攻坚动员会议上获悉,今年全市体育系统将在扎实推进特色体育名城建设、持续丰富体育赛事活动供给、大力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全力备战第二十六届省运会等方面集中攻坚。
在推进特色体育名城建设方面,我市将立足赛事传统和资源优势,打造健身器材、板式网球、八极拳等特色鲜明、错位发展的县域体育名片。
在丰富体育赛事活动供给方面,我市将广泛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性赛事,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县域特色的赛事品牌。积极争取省级以上的高水平赛事,全力办好运河马拉松等精品赛事;多举办吸引青少年群体、能够营造社交氛围、能拉动市外选手参与的赛事,吸引更多外地运动员和他们的“亲友团”来德参赛。办好群众身边的赛事活动,把社区运动会等基层赛事办到实处。支持市级协会打造市县业余联赛,支持举办乡村“四赛”“村超”“村BA”等草根联赛。
在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我市将用好与北京体育大学、省体育局战略合作的利好政策,做实做大京津冀鲁体育产业联盟,推动“德州制造”向智能化、数字化、高端化转型。用好即将成立的体育产业联合会,做细做实体育产业统计,大力引导制造业龙头企业向体育赛事、体育服务业转型,打造“赛事拉动制造、制造服务消费”的良性循环模式。引导国企或民营企业向赛事承办、竞赛展演、配套服务等方向发展。
在备战第二十六届省运会方面,山东省第26届运动会拟定于明年4、5月份在临沂市正式开赛,我市将加强后备人才的选拔储备,落实好运动员和教练员的经费、奖励和生活保障。市体校作为备战26届省运会的主力军,将全力做好各项目队伍的日常管理、专业训练和组织参赛;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加强与省相关管理中心的对接联系,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全力保障具有争金夺牌潜力的优势项目,奋力夺取26届省运会优异成绩。
2024年,德州新建255片市民运动球场,新建改建17处智能健身路径,市体育公园、陵城区钓鱼基地、“两河牵手”马拉松和自行车赛道成为体育“新地标”。
2024年,德州重新成立市体育总会,市级体育协会达到51个,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达到18个,其中14个协会、5个民非实现实体化经营,9个协会、5个民非建立起自己的培训基地。
2024年,德州承办高规格赛事400余项次,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万余场次、参与人次近百万。
2024年,市体校高水平教练员增加至28人、在训运动员397人。全市共获得省级以上竞技比赛金牌31枚、银牌27枚、铜牌41枚,奖牌数同比增长560%;橄榄球项目在省冠军赛上获得我市首枚球类集体项目金牌,实现历史性突破。
2024中国体博会,全市120余家企业参展、超全省半数,达成意向订单近70亿元。
2024年,德州出台《“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活动实施方案》,举办体育“三进”赛事140项次,拉动“吃住游购”等消费10亿余元。